13岁前,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

第15章 孩子的行为不是偶然的,解读其背后的心理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做出一系列不尽如人意的举动,比如他突然学会了说脏话,会动手打人,会调皮捣蛋,会说谎,会告状,会虐待身边的动植物……乍一看,这些举动实在令人头疼,但是,我们是否解读过孩子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呢?他也许是因为害怕、慌张、好奇、自我保护等心理而做出了这些行为。只要我们能够体会孩子的内心世界,就能理解孩子,并帮他纠正这些不当行为。

26. 诅咒:发现语言的力量,妈妈要正确引导

   通过对妈妈话语的模仿,孩子有时候会发现,有些话说出来能让人产生很强烈的情绪变化。比如,他会模仿妈妈对别的孩子说“小屁孩”,然后看着别的孩子大哭着跑开,他会觉得很得意;或者他看见别的孩子有好吃的而自己没有,他就会“恶狠狠”地说:“那个真难吃!”……总之,当孩子发现诅咒的力量时,他对它的使用就会是随心所欲的。

   3岁半的儿子很调皮,妈妈之前总说他“屁儿子”。结果一段时间之后,妈妈发现,只要自己做的事情不顺儿子的意思,儿子就会噘了小嘴,大声地嚷一句:“屁妈妈!”

   妈妈每每听到这里,都会一皱眉。儿子见状,不但没有收敛,反而说得更多,什么“臭妈妈”、“坏妈妈”之类的话,就会接连不断。而且,妈妈表现得越生气,他说得越起劲。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儿子一直都如此。幼儿园的老师总是向妈妈告状,说儿子经常“诅咒”别的小朋友,妈妈一时间头疼不已。

  在三到四岁这个阶段,孩子会发现他的某些语言会与其他的人产生“共鸣”。也就是说,他说出来的某些话,会引起他人的强烈反应,他人这样的表现,在孩子看来是新奇的,也是很有意思的。所以他就有可能会一直重复这种行为,尤其是“诅咒”类的话语。

  4岁的晓童最近一段时间总是表现得很是“暴力”。有一天,他在小区玩耍,看见别的小朋友手里拿着新玩具,于是就过去问:“我能玩你的玩具吗?”但那个小朋友却不给他。晓童又说:“那我们一起玩可以吗?”那个小朋友显然对自己的玩具爱不释手,依然使劲摇着头。

  这时候,晓童的脸色开始起了变化,从最初的喜悦、羡慕,慢慢变得阴沉,最后他一扭头,用很不屑的口气对那个小朋友说:“哼,我才不要你的破玩具呢!我妈妈也给我买新玩具了,你那个,我才不稀罕呢!”

  那个小朋友一听立刻不高兴了,晓童却越说越起劲,一会儿就把那个小朋友说哭了……

  诅咒的力量,多是孩子不经意间发现的。当他用这种听来似乎很伤人的话去说别人的时候,对方往往会有强烈的情绪波动,妈妈也许会生气,要是其他孩子也许会大哭。但很明显,孩子很“乐于”看到这样的结果,因为他已经察觉到了语言的力量,他也发现使用这样的语言,会引起更多人对他的关注,他甚至很有自豪的感觉。

  这个时候,妈妈也不要过于紧张,不用将孩子的“诅咒”看成是洪水猛兽。孩子的这类语言也不过是好奇感而已,他是不会理解那些话语所代表的真正意义的,他只不过是在体会这种语言所带来的威力。所以,几个月之后,孩子诅咒一类的语言就会自动消失。

▲ 要尽量“漠视”孩子的“诅咒”

   孩子总是运用诅咒,多是因为发现了诅咒所产生的威力。就如前面案例中的儿子,因为他的诅咒式的话语,会让别人有很强烈的反映,孩子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而这个时候,妈妈不用很着急,也不用很避讳孩子的话。

   妈妈要学会漠视,正因为有人去回应孩子的“诅咒”,所以他才会越发地变本加厉。而一旦无人回应他,对他的此类语言不作任何反应。孩子如果看不到他语言产生的作用,从中寻不到乐趣,他自然也就不再说了。

▲ 寻找孩子“诅咒”语言的源头

   孩子会用不雅脏话去诅咒别人,那么这些话绝对不会是他自己创造出来的,所以一定会有一个模仿的源头。孩子也许是跟父母、电视节目,甚至是其他小朋友学到的这些脏话。

   因此,妈妈可以尽量阻隔这些脏话的来源,依此减少孩子模仿的机会。妈妈首先自己就要不说不文明用语,而对于他人,妈妈也要提醒他们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不雅的用词。至于一些不适合孩子看的电视节目,妈妈也可以用陪孩子玩游戏等方式来引开他的注意力。

▲ 试着用良好的语言去回应孩子

   其实面对孩子的诅咒语言,妈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要与孩子太过计较。而且,除了用漠视的态度对待以外,也可以尝试用良好的语言去回应。比如,孩子不顺心的时候,会说“臭妈妈”,妈妈就可以回他一句:“不是臭妈妈,是香妈妈。就像你一样香。”孩子这时候就会转移他的注意力,他的模仿能力也许又会带他去重复新的、好的语句。

▲ 及时对孩子的美好语言给予表扬

   当孩子能够正确使用一些美好词汇或语句的时候,妈妈一定要及时给予表扬。妈妈的赞扬,会让他有成就感,会让他更乐意使用好的语言,以获得更多的赞赏。由此,他也会增加学习优秀语言的兴趣,妈妈就可以利用他的兴趣来对他进行引导,加强他的语言学习。

   27. 攻击:正确看待他的行为,妈妈要“冷处理”

  

  周日,妈妈带鑫鑫去玩滑梯。鑫鑫很高兴,玩得很愉快,玩着玩着,鑫鑫就把双腿分别放在滑梯的两边往下滑,妈妈看到后,赶快对鑫鑫说:“不要这样滑滑梯,很危险的。”

  鑫鑫却说:“那个姐姐也是这样滑的。”

  妈妈说:“那个姐姐比你大,比你灵活,她能这样滑,你不能。”妈妈一边说着,一边把鑫鑫往旁边拽。可是,鑫鑫却伸出手来打了妈妈两下,以此表示不让妈妈拽。妈妈顿时很生气,沉下脸也打了鑫鑫几下。鑫鑫撇了撇嘴,“哇哇”地大哭起来,无奈之下,妈妈只好抱起哭泣的鑫鑫离开了游乐场。

  通常,孩子用攻击性的行为对待家人和伙伴的时候,他在心理上肯定有不满和愤怒情绪,因为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所以采用了动手打人的方式。此时,如果我们像鑫鑫的妈妈一样,对孩子进行“还击”的话,虽然我们从气势上制服了他,但他的内心还是会不服气,并且心理上产生了压抑感。下次,他在愤怒和生气时,依然会用同样的方式表达情绪。

  另外,有的孩子在两三岁时,会进入“动作敏感期”,其中一种表现就是常常做出咬人、打人等带有攻击性的动作。但是,孩子的内心并没有什么负面情绪,只是用“咬”的方式去探究周围的环境,用“打”的动作去与同龄人交流。对此,我们更不能鲁莽地去处理,如果处理不好,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阴影。

  所以,面对善于攻击的孩子,我们首先要了解他的内心感受和攻击他人的原因,而不是简单地用打骂的方式去阻止。当然,我们还是要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这样孩子才不会受到伤害。

▲ 用暂时的冷漠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一次,甜甜问妈妈要糖吃,妈妈拒绝了。妈妈正要给甜甜讲道理,甜甜伸出手就打妈妈。妈妈没有立刻呵斥甜甜,而是冷漠地看了甜甜一眼,起身走了。

  之后的几个小时之内,妈妈都没有主动和甜甜讲话。甜甜意识到妈妈生气了,便走过去叫:“妈妈,妈妈。”妈妈看时机来了,这才把不能打人的道理讲给甜甜听。从此,甜甜再也没有动手打过妈妈。

  13岁之前的孩子在犯错之后,需要我们的正确引导,立刻更正不一定能起到最佳效果。而冷处理会让孩子有自我反省和思考的余地,等孩子意识到错误之后再给他讲道理,更易于他对道理的理解和记忆。所以,“冷处理”是一种不错的教育方式。

▲ 说出孩子的内心感受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内心的想法也随之增多,但是,语言的局限又无法将想法传递出去,当他发现自己无法表达,或者对方不能理解他所表达的心情时,他的本能反应就是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

  此时,如果我们能说出他的感受,他从心理上就会觉得如释重负,也就不用借用肢体语言去表达了。所以,我们看到孩子打人了,我们马上要问他:“你是不是生气了?”“你是不是觉得很伤心?”等等。这样,孩子觉得妈妈理解他了,他也就会停止攻击性的行为。

▲ 教孩子用文明的方式表达愤怒

  然然和小武一起玩耍,小武把刚搭好的积木给然然看,没想到然然一下子把积木推倒了,还哈哈大笑起来。然然的举动惹怒了小武,小武一拳把然然打倒在地,然然坐在地上大哭起来。

  妈妈上前对小武说:“妈妈知道你很生气,如果有人无故弄坏我的东西,我也会生气,但是,我们不能打人,可以让然然重新帮我们搭建一个,也可以要求然然道歉,但不能动手打人。”后来,在妈妈的引导下,然然和小武互相道了歉,两人又高兴地玩起来。

  愤怒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但是表达这种情绪的方式有很多种,而用拳头攻击对方是最不理智的选择。那么,我们就要引导孩子用文明的方式表达情感。

▲ 帮孩子顺利度过敏感期

  如果孩子是进入了以打人、咬人、扔东西为行为代表的敏感期,我们就要谨慎对待。比如,孩子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了爱咬东西的现象,那我们就给孩子一个无毒无害干净的橡皮圈,或者各种软硬不同的食物以供孩子去咬;如果孩子总是莫名其妙地打一下妈妈,妈妈就要引导孩子把“打”,转化为“拍”、“摸”等行为。等孩子过了这个时期,自然就不会打人或咬人了。

  

28. 淘气:先“体察民情”,再想解决之道

  

  著名女作家冰心说:“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也有很多人认为淘气是孩子智慧的象征,更有俗语说:“淘气的孩子有出息。”然而,无论孩子的智商有多高,一旦调皮淘气起来,着实会让妈妈头疼。

  妈妈希望女儿乖巧懂事,于是起名“乖乖”。但是,“乖乖”一点儿都不乖,

  她在家不是把抽屉里的东西翻得到处都是,就是把花盆里的花剪成她喜欢的形状,还称自己为“修花工”。虽然妈妈给她说过多次,不要乱修剪花,但是,她都没有听进去。

  在学校,乖乖常常搞恶作剧,不是在同学的凳子上涂抹胶水,就是把同学的东西偷偷藏起来……老师和妈妈的劝说似乎对乖乖都不起作用,她依然我行我素。

  乖乖是“淘气鬼”的典型代表,和乖乖比肩的孩子大有人在。一般说来,淘气的孩子都爱玩爱闹,主意多,精力旺盛,喜欢搞恶作剧,因此也常常闯祸、挨骂、受罚。而且,孩子的淘气往往会点燃我们内心的怒火,用强烈粗暴的方式指责他是我们常常采取的方法,尽管如此,他也很难收敛。

  而孩子为什么这样淘气呢?根据心理学家分析,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第一,因好奇心而引发的“淘气”。13岁之前的孩子对周围的事情充满好奇心,当他很想探其究竟时,表现在行为上就是这里摸摸,那里掏掏。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打碎一个杯子,或摔坏一件物品,妈妈就很容易给孩子贴上“调皮捣蛋”的标签。

  第二,想引起他人的注意而故意淘气。有些孩子的表现欲很强,从心理上,他希望外界时时都能注意到自己,更希望得他人的表扬。但是在这种希望落空的情况下,孩子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于是就做出种种淘气行为以吸引他人的眼球。

  第三,因精力过剩导致的“淘气”。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各方面能力不断提高,我们所能提供的活动环境和条件尚且不能满足他的心理和行为需要,于是,他把剩余的精力就用在了调皮捣蛋上。

  第四,借用“淘气”发泄情绪。有的孩子喜欢用有意识的淘气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对于13岁之前的孩子而言,淘气的原因不外乎以上四种。而当孩子淘气的时候,我们不能用粗暴的方式去应对,也不能听之任之放任不管,而是应该探究原因,“体察民情”,再想解决之道。

▲ 理解孩子的行为

  王珂很淘气,最喜欢搞破坏,总是把家里的小件器械拆得七零八落,安装不回去时,物品就报废了。为此,妈妈把贵重的手表和小电器都锁在柜子里,但这依然没有挡住王珂的拆卸欲望。

  后来,妈妈干脆请来当工程师的好友,来指点王珂如何正确拆装物品,王珂高兴不已。从此,他再也不随心所欲地拆卸东西,而是渐渐学着按机械的原理进行拆卸安装。有时,他还能帮妈妈修理小物品。

  当孩子因好奇心的驱使而淘气,并弄坏东西时,他从心理上需要的是妈妈的理解和原谅。如果妈妈大发雷霆的话,他下次可能不会再“淘气”了,但是也不敢再对自己所好奇的事物进行探索研究了。

  此时,我们应该给孩子提供他兴趣领域的相关知识,同时要给他讲道理,让他在保证自己安全和不损坏他人利益的情况下去“淘气”,这样,既能满足他的好奇心,又能使他获得新知识。

▲别让淘气的孩子感到“与众不同”

  孩子淘气时,我们不要总是说:“这孩子太顽皮了,连老师都拿他没办法”、“他的淘气在学校都出名了”等等,如果我们总是把这样的话挂在嘴边,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与其他同学不一样,一旦意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他就会产生或自卑或傲慢的心理。无论是哪种心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都是无益的,

  因此,我们应该把淘气视为孩子的天性,而不是看成缺点或者是机灵的象征。这样,我就不会对此大惊小怪,孩子也不会觉得自己与众不同。

▲别给孩子太大的心理压力

  调皮的孩子爱闯祸,对此,我们可能会吓唬他说:“如果你要是再搞恶作剧,我就把你扔出去。”除了吓唬,有时,我们忍不住也会用严厉的方式惩罚他。但是,我们的这种行为往往会给孩子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

  所以,当孩子所作所为让我们又好气又好笑的时候,如果麻烦不是太大,我们不妨少点“好气”,多点“好笑”。我们的反应会增加轻松气氛,这也有助于孩子放松身心。之后,我们再理智地给孩子意见,他也容易接受,并学会逐渐克服缺点。

  

29. 嫉妒:教孩子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并向其学习

  

  有人说:“嫉妒是一种原始情感,是人类心理中动物本能性的表现,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确,很多孩子会有意无意地拿自己与他人比较,一旦发现自己在能力方面不如对方,或者所拥有的东西不如对方时,就很容易产生不安、烦恼、痛苦、怨恨等消极情绪,这就是嫉妒心理在作祟。

  比如,孩子希望妈妈只爱自己一个人,但是,当妈妈与其他孩子表示亲昵时,他就会嫉妒对方,进而不让妈妈与其有亲昵的举动;又如,孩子一直是班级的第一名,但是当这个位置被其他同学取代时,他会不自觉地产生嫉妒心理,也会把对方当成“眼中钉”;再如,当同学拥有高档玩具或漂亮衣服时,孩子也会因自己的玩具和衣服不如人而羡慕和嫉妒同学……所以,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出于某些因素而产生嫉妒心理是很正常的,我们既不能认为这是孩子道德败坏的表现,也不能过于忽视任其发展。毕竟,嫉妒是一种消极情绪,是不健康的心理表现。

  另外,当孩子嫉妒别人时,内心是很痛苦的,整个心灵被“记恨”包裹。在嫉妒心理的驱使下,孩子不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该如何提高上,而是把注意力转移到如何妨碍对方进步上,这样就难免做出损人不利己的事情,结果只能被集体嘲笑和孤立。

  因此,当孩子嫉妒别人时,我们一定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摆脱这种病态心理的干扰,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 鼓励孩子化嫉妒为进取

  赵帆的好友写作能力很强,每篇作文几乎都会被当作范文。对此,赵帆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常常当面讽刺好友,还在背后说好友的不是。

  一段时间内,赵帆总对妈妈说:“我内心隐隐作痛,不由自主地恨她。”

  妈妈开导她说:“嫉妒别人是很痛苦的,心里恨别人,又无法说出真正原因,而靠讽刺、背后说坏话来发泄,既不会减轻妒意,又不能让自己更加进步……”

  赵帆觉得妈妈说得很有道理,问:“妈妈,我该怎么办?”

  妈妈说:“你应该化嫉妒为进取。虚心向人家学习,共同探讨写作技巧,争取在写作方面有所提升,你等于守着一个‘小老师’,学习起来多方便啊!而且,你数学不错,应该认真努力在数学方面创造骄人的成绩。”

  后来,赵帆逐渐战胜了嫉妒心理,并在主题班会上勇敢地发言说:“当你看到他人优越而产生淡淡的酸楚时,只要想到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就能克服嫉妒,不断进取。”

  孩子产生嫉妒心理不可怕,可怕的是他深陷其中无法自拔。那么,我们就要及时帮助孩子解开心结,鼓励他化嫉妒为进取,引导他向对方学习,告诉他“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道理。这样,孩子就不会遭受嫉妒心的折磨,而是会虚心向对方讨教,进而奋发向上,取得进步。

▲ 做不爱嫉妒的妈妈

  13岁之前的孩子在言语行为方面,往往会受到爸爸妈妈的影响。如果我们常常与同事、朋友、亲戚暗自比较,胜出时沾沾自喜,落后时嫉妒对方,孩子难免会向我们“学习”。

  所以,当我们发现孩子爱嫉妒时,应该检查自己是不是一个喜欢嫉妒他人的妈妈。如果是,就一定要先转变我们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只有我们做好榜样,加上正确的引导,才能帮孩子从爱嫉妒他人的“迷网”中解脱出来。

▲有效转移孩子的嫉妒心

  一天,杨洋从表哥家回来,对妈妈说:“哥哥有好几十辆玩具汽车。”说完,又没好气地说:“有什么了不起,妈妈,你也给我买。”

  妈妈一听就知道,杨洋是在嫉妒表哥,于是说:“你哥哥的大部分玩具汽车都是用自己的压岁钱买的。只要你能把零花钱省下来,也可以搜集自己喜欢的东西。”杨洋喜欢书胜过汽车,结果后来,他真用压岁钱和省下的零花钱购买了很多套图书,并放满了自己的小书柜。从此,他再也不为别人拥有什么玩具而痛苦了。

  妈妈并没有简单地给杨洋讲“为什么不能嫉妒他人”等道理,而是建议杨洋用有效的办法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以此来转移嫉妒心理。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如果我们再能帮孩子从思想上意识到嫉妒的弊端,孩子就更不会盲目地嫉妒他人了。

   

30. 告状:客观分析孩子的告状动机,不武断处理

  

  “爱告状”是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表现,主要在幼儿时期比较明显。如果孩子正处于这个阶段,面对前来告状的孩子,我们是该及时制止,以避免他养成动不动就告状的习惯?还是该耐心“审查”他的“状子”,以免他受了欺负,无处“胜诉”?我们该如何处理,其实要看孩子告状的动机。

  一天,老师对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说:“你们看到操场上的滑梯被围栏围住了吗?最近几天不要去玩滑梯,滑梯正在返修中,否则会有危险。”

  当天下午,语嫣就看见同班的几个小男孩正站在围栏外玩耍,其中一个男孩还准备钻进围栏,于是,语嫣大喊道:“别进去,老师说有危险。”

  看几个男同学不理会,语嫣就又喊:“你们要是不出来,我就去告老师。”

  几个男孩也喊叫道:“你去告状吧,我们不怕,我们又没有进去!”

  于是,语嫣给老师报告了情况。老师一边肯定语嫣,一边去查看,只见几个小男孩都钻进了围栏,正在那里“研究”器械呢!

  可以说,语嫣的“状”告得很及时,也很正确。她告状的动机是担心同学受伤,而且是在提醒无果的情况下,才给老师告状的。而老师也肯定了语嫣,使她对是非对错更有了清晰的认识。

  当然,孩子每次告状时不一定出于同一个动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显示,孩子的告状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种:

  1、被别人欺负后,想寻求大人的保护。

  2、遇到棘手的问题,用告状的方式以求帮助。

  3、检举他人的错误行为。

  4、追求自我表现,并希望获取赞扬。

  5、自己犯了错误,出于“想逃避责任,免受批评和惩罚”的心理而告状。

  6、嫉妒他人,企图利用告状来贬低别人,抬高自己。

   对于孩子不同的告状动机,我们自然要用不同的方法去应对,不能一概而论或不问青红皂白地武断处理。只要我们用正确的态度引导孩子,他才会逐渐从依赖走向成熟。那么,针对孩子的不同动机,我们具体该如何处理呢?

▲ 寻求保护型

  童童生性胆小,每次和小伙伴玩不了多久,就会回来跟妈妈告状说:“妈妈,某某抢了我的玩具。”“妈妈,某某打我。”“妈妈,我不想和他们玩。”

  妈妈听了,也不知道是该直接去干预,还是该单方面安慰童童。每次,妈妈也只能视具体情况和自己的心情来解决了。

  如果孩子是因为性格胆小怯懦,总是感到自己受到了欺负,并因此来向我们告状的话,我们及时安慰孩子是非常必要的,但最好不要直接去找其他孩子进行所谓的“调解”,更不要去责备其他孩子。

  教育心理学认为:几个年龄相仿的孩子在相处中,由于性格、志趣、习惯各不相同,产生矛盾和摩擦是必然的,而这些矛盾绝大多数都是非原则性的,孩子们也是能够自行化解的。所以,我们的干预有可能会起到负面作用。

  而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大胆自信的性格,并适时启发孩子自己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可以问孩子:“他们为什么要抢你的玩具呢?”“你觉得该怎么办呢?”或者建议孩子邀请其他伙伴来家里玩,通过友好互动来培养孩子的与人交往能力。长此以往,孩子性格变了,就不会动不动来告状了。

▲ 自我表现型

  如果孩子是因为好表现,希望获得妈妈的肯定来告状的话,我们就要让孩子知道:“做好自己,提醒他人。”

  比如,孩子对妈妈说:“我一直在好好写作业,可是某某却一直在玩玩具。”那我们就要先肯定孩子说:“你做得很好,你自己做好了,就是在给别人做榜样,以后遇到这种情况,不用来告诉妈妈,而是提醒他,如果人家不听你的,你管好自己就可以了。”

  这样,既没有打击孩子的做事的积极性,又婉转让孩子明白:告状是没必要的。

▲做贼心虚型

  有的孩子明明自己错在先,却赶快去给老师或妈妈告状,以免受批评和惩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定要了解事情真相,分清责任,更要让前来告状的孩子知道,把责任推给别人是不对的。

  有时,我们会遇到两个孩子一起来告状,那就让他们各自陈述事情经过,并各自找自己的问题,只要有一个人说出自己的不是,双方就会化干戈为玉帛。时间一长,孩子就不会因想逃避责任而告状了。

31. 虐待动植物:坚决制止,但不要“以暴制暴”

  

  一天,20岁出头的王凯看见一个小孩子正用砖头砸一只小猫,他气愤之极,并狠狠地把小孩骂了一顿。后来,王凯回想到自己小时候也曾虐待过小动物,比如,他常常用水枪喷爷爷养的小鸟,看着小鸟在笼子里乱飞乱撞,内心居然有一种成就感。

  而且,他小时候也特别喜欢虐待如壁虎、癞蛤蟆、鱼等动物,有时手段还异常残忍.。随着年龄的增长,王凯不再虐待动物了,性格中也没有暴力倾向。长大后,他对自己小时候虐待动物的行为也感到不能理解,觉得非常残忍。他在思考:难道孩子喜欢虐待小动物是天性吗?

  13岁之前的孩子,在某个时期会对“生命”、“死亡”、“疼痛”等概念产生好奇心理,但又不可能亲身去尝试,只好在小动物身上做实验,以比较残忍的手段对待它们,来试探它们的生存能力。正如一个小男孩想知道金鱼有没有心脏,于是就把自家鱼缸里的一条名贵金鱼活活解剖了。当然,这只是孩子虐待动植物的一种原因。

  有的孩子在生活中很少遇到让自己激动、兴奋的事情,则在虐待动植物中寻求刺激;有的孩子好胜心很强,但又在生活中无法得到满足,就通过伤害动植物来获得心理安慰;而有的孩子常常受到父母或老师的责骂,或常常被其他孩子欺负,内心有压抑感,而通过折磨小动物来发泄情绪、释放精神压力;有的孩子则是因害怕小动物而去虐待动物……孩子虐待动植物的原因有很多,但无论出于哪种原因,我们都不要把孩子的这种行为与暴力倾向挂钩。当然,我们一定要坚决制止孩子,同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让孩子明白道理,懂得爱护动植物。

▲ 别拿动植物“撒气”

  李杰家养了一只可爱的小狗,而妈妈一生气就会拿小狗出气。一次,妈妈拿起小狗就往墙上一扔,小狗从墙壁上滑下来,吓得缩在墙角瑟瑟发抖。在妈妈的影响下,李杰在生气的时候也会去踢小狗。渐渐地,小狗就成了家人的“出气筒”。

  如果我们有拿动植物出气的习惯,孩子也会效仿,而且孩子不会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只会把虐待动植物看成是发泄情绪的方式。所以,我们不要虐待动植物,孩子也就少了一个可以效仿的对象。

▲ 给孩子灌输“爱护动植物”的概念

  如果孩子无端地虐待动植物,我们就要让他知道,动植物和人类一样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我们虽然是高级动物,但没有权利肆意伤害它们。只有人类和动植物和谐相处,大自然才会得以平衡发展。

  另外,我们可以让孩子饲养一些小动物或者养一些花花草草,相信在他照顾动植物的过程中,爱心和同情心会生起,也就不会做出虐待动植物的行为。

▲ 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有的孩子不认为虐待小动物时,小动物会痛苦。这说明孩子的移情能力差,很难设身处地替小动物着想。那我们就要告诉孩子说:“你这样对待小动物,它会很痛,如果有人这样对待你,你也会很疼啊!”

  我们也可以轻轻地扭一下孩子的胳膊,问他疼不疼,让他知道,无论动物的身体有多小,感受都是一样的,而动物发出的叫声,就是痛苦和害怕的表现。当孩子知道,虐待会给小动物的身心造成伤害,他自然就不会用残忍的手段对待它们。

  而植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也是优化环境的“良臣”。我们要让孩子懂得保护树木花草,就是保护我们的地球。当孩子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了,就不会随意破坏身边的植物。

▲ 增强孩子的胆识

  媚媚一直很害怕小蚂蚁,如果家中发现蚂蚁,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难受。她不敢用脚踩,就会用开水烫,或用火烧。

  为了解除媚媚对蚂蚁的恐惧感,妈妈专门找了一些关于介绍蚂蚁的科普光碟。媚媚看了之后,对蚂蚁的团队精神和分工合作意识产生了小小的敬意,慢慢地,她没有那么害怕蚂蚁了,也就不再去虐待它们了。

  当一个人在心理上产生恐惧的时候,要么会选择逃避,要么会选择攻击,而媚媚选择了攻击。也就是说,有的孩子会因害怕小动物而虐待动物,比如蚯蚓、蚂蚁、蚂蚱、蚕等等。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借鉴媚媚妈妈的做法,让孩子通过学习科普知识,增强对这种动物的了解。在了解的过程中,孩子也就增强了胆识,也不会因恐惧而虐待动物了。

32. 说谎: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自身的原因造成的

  

  诚实是每个孩子先天就具备的品质,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一个孩子天生会说谎。然而,孩子这天生的好品质怎么会遗失呢?原本纯真可爱的孩子,为什么会谎话连篇呢?

妈妈对蓉蓉管教很严,平时,蓉蓉稍一犯错,妈妈就要赶快进行纠正和批评,这使蓉蓉从心理上很害怕妈妈。

一次,妈妈给蓉蓉买了一个电子词典,并一再嘱咐不要弄丢。一个月后,妈妈发现蓉蓉没有用过词典,就问:“你的电子词典呢?”

蓉蓉说:“借给同学了。”

“赶快要回来啊!”妈妈“义正辞严”地说。

几天之后,蓉蓉也没拿回来。妈妈一问,蓉蓉却说:“我是要回来了,不过,又转手借给另一个同学了。”

妈妈一听,觉得不对劲,严厉地说:“最迟后天必须拿回来。”

两天后,妈妈依然没看到电子词典的踪影,而蓉蓉的理由是:“我要回来了,但是放在教室里了。”

妈妈不相信,说:“明天我和你一起去教室看看。”

第二天早晨,看妈妈真的要跟自己去学校,蓉蓉哭了,才说词典丢了,并承认这些天一直在说谎。

在妈妈眼里,蓉蓉一直都比较乖巧听话,而这次蓉蓉居然能连续欺骗妈妈,这让妈妈失望至极。其实,妈妈只是看到蓉蓉说谎的表象,却没有体会孩子的内心感受。当孩子丢了心爱的东西时,心里会很难过,但又不能一吐为快,还要想着如何瞒过妈妈,可想而知心理压力有多大。可能在一段时间里,蓉蓉的神经都会高度紧张,生怕妈妈问到此事。而蓉蓉之所以选择拖延和撒谎,是因为她凭经验判断,如果告诉妈妈真相,绝对免不了一次“暴风骤雨”,所以,能平静几天算几天吧。

我们也许只觉得孩子不该说谎,却没有体会到孩子在说谎中所受的心理煎熬。如果孩子能选择坦诚相告,又何必用谎言来折磨自己?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说:“只要没有诱因,孩子就没有必要拿说谎来为难自己。”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基·诺特分析儿童说谎的原因时,也说:“说谎是儿童因为害怕说实话会挨骂,而寻求的一个避难所。”

所以,如果孩子开始说谎了,我们首先应该从自身找原因,是不是我们逼孩子学会了撒谎?

▲ 对孩子多一些理解和宽容

如果我们像蓉蓉的妈妈一样,对孩子的管教过于严厉,无论孩子犯了什么错误,我们都要大加批评指责,甚至惩罚的话,我们的孩子也有可能背上思想包袱,并逐渐学会用说谎来掩饰自己的错误。

  所以,我们要想保留孩子诚实的本质,就要以平常心面对犯错的孩子,对他多一些理解、宽容和引导,少一些批评、斥责和埋怨。这样,孩子就不会因害怕受罚,或想躲避指责,而刻意隐瞒真相了。

▲ 别做喜欢说谎的妈妈

  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曾说:“孩子说谎不外乎两个原因,一个是模仿大人,一个是迫于压力,每个孩子最初的谎言都是从这里来的。”的确,如果我们是谎话连篇的妈妈,孩子迟早都会模仿我们,学会说谎。

  周燕的妈妈社交圈很广,有时,妈妈明明在家,却在电话里对朋友说:“我在外面吃饭呢!”

  一次,家里的电话一响,周燕立刻对妈妈说:“如果是高凌,就说我不在。”情急之下,妈妈帮周燕撒了谎。挂掉电话后,妈妈问:“为什么说谎?你明明在家啊!”

  “哎呀!妈妈,我不想接他电话,你不是也总这样吗?”周燕说道。

  我们很多成年人从来不把类似的谎言视之为不诚实的表现,仅仅认为是社交需要,无关人品,无伤大雅。但孩子却会学得有模有样,如果有一天孩子拿这种所谓的“社交需要”对待我们的时候,我们心里会是什么感受?

  因此,无论出于什么因素,作为母亲一定不要养成说谎的习惯,否则,孩子就不会认为说谎是错误的,并会大而化之地去进行“说谎实践”。如果是这样,我们就是害了孩子。

▲及时鼓励孩子的诚实

   孩子在犯错之后,只要他能把事实真相讲给我们听,我们就要肯定他的诚实和勇敢,可以说:“嗯,你是诚实的孩子,能够勇敢承认错误,很好!”这样一说,孩子就会明白,妈妈首先在乎的不是自己犯了什么错,而是在乎自己是否诚实。同时,孩子也会懂得,只要坦诚相告就会得到妈妈的原谅。孩子一旦有了这种心理,就不会轻易撒谎了。

33. 攀比:虚荣心在作怪,妈妈要先反省自己

  

  新学期开学不久,培培就闹着要买一个新书包,妈妈问其原因,培培的理由是,同学有一个很漂亮的新书包,她也想要一个。

  王敏的妈妈年轻美丽。一天,王敏一定要让妈妈穿某件衣服去接她,因为王敏跟其他同学比谁的妈妈最漂亮,她觉得妈妈穿上这件衣服才会“技压群雄”。

  6年级的高然参加过同学的生日聚会后,很感慨地对妈妈说:“下次,我生日时,也要请同学们去唱歌,然后还要请他们去吃自助餐,一定要办得红红火火。”

  很多13岁之前的孩子都有过和同学攀比的经历,也可以说,攀比已经成为校园里的普遍现象。孩子所攀比的范围从吃、穿、用、玩等方面逐渐扩大到家庭条件、父母收入、消费程度等等。然而,孩子在互相攀比的时候,其心理发育已经走上了不健康的轨道。

  因为,攀比一定会有胜负和高低之分。孩子如果是“胜出者”,往往会情绪高涨,自大狂妄,瞧不起别人,这种暂时的满足感其实是心理扭曲的表现;如果孩子在比较中出于劣势,要么会因自己不如别人,而产生焦虑和自卑心理,要么会因嫉妒而产生恨意,说不定还会采取一些恶劣手段伤害对方。

  所以,孩子一旦陷入攀比的“漩涡”,对他的成长没有一点儿好处。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小小年纪的孩子怎么会有这么强烈的攀比意识呢?

  其实,孩子的任何行为都有一定的心理基础,攀比也如此。攀比背后的心理因素就是虚荣心,而孩子的虚荣心不是突然滋生起来的。幼年时期的孩子都有着较强的表现欲,希望自己在各方面都能保持优势,并博得他人的认可与赞美。这原本正常的心理往往是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逐渐滋生为强大的虚荣心,最终导致攀比现象的产生。

  那么,孩子到底受了哪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呢?

▲ 妈妈自身的因素

  欣然的妈妈虚荣心很强。每天下班回家之后,都会对丈夫说:“某某又换了一个新手机,不过怎么看都不如我的手机好!”“小王今天穿了一件很漂亮的大衣,哪天,你也给我买一件,我穿上肯定比她好看”“今天这个生日酒会的排场还不错,等我过生日,要比这个办得更好。”

  我们是否从欣然的妈妈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如果我们是一个喜欢攀比、爱慕虚荣的人,孩子不可能不受影响。因为,13岁之前的孩子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就是“观察学习”,他价值观念的主要来源和生活行为的重要榜样就是父母,而妈妈对他的影响更加明显。

  因此,我们一定要从自我做起,不向他人炫耀自己的富足,也不因他人的富有而起嫉妒心理,更不要在财富、权力、地位、收入、相貌等方面与他人互相比较,同时不过分地进行高消费或讲排场,更不以其他孩子为标准,来寻找自己孩子的差异。只要我们的虚荣心不再作怪,孩子就不会因受妈妈的影响而学会攀比。

▲ 物质环境因素

  当今社会物质极度丰富,漂亮而高档的商品随处可见,这些商品往往都非常赏心悦目,孩子看到之后也很难抵御诱惑,攀比心和占有欲的驱使会让孩子产生“别人有,我也要有”的心理。

  那么,在孩子尚且没有分辨能力和排除外界干扰的能力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少让孩子接触能引发虚荣心的环境,比如商场、高档饭店、高级酒店等等地方,这样,孩子接触不到这些所谓“想要的物品”,自然也就不会拥有,更不存在拿着物品去炫耀和比较了。

▲人文环境因素

  尽管妈妈不爱攀比,也不常带孩子去高级商场和酒店之类的地方,但是,孩子的同学、朋友、伙伴却制造了攀比的环境,那孩子也很难不受影响。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就要从思想上引导孩子,让他明确知道互相攀比并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也可以给他讲一些他人因虚荣心过强而损毁人生的故事,让孩子引以为戒。

  另外,我们也可以常常给孩子灌输类似“整洁、合体、大方的衣服就很美”,“爱劳动、爱学习、乐于助人的孩子最受同伴欢迎”等观念。这样,孩子就会潜移默化地把注意力转移到德行的发展上,而对于外界的攀比环境就不会太敏感,也不会太受影响。

34. 早恋:巧妙化解,避免出现罗密欧朱丽叶效应

  

  13岁左右的孩子逐渐告别了幼年时代,走入了青少年时期。这个阶段,孩子与异性的交往也逐渐由疏远交往转变为正常交往。此时,由于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都在发生变化,对异性也开始产生好感,“早恋”也就成了容易发生的事情。

  但是,孩子正处于长身体、长学识、长智慧的最佳阶段,插进来“恋情”不但不会促进孩子的学业进步,如果处理不好,还会使孩子陷入感情的漩涡而无法自拔,甚至会导致怀孕、堕胎等事情的发生。正是出于这些原因,我们一旦发现孩子有早恋倾向,就会采取“及时干预”政策,试图把孩子拉出感情的泥沼。然而,我们干预得越多越及时,效果还不一定越好。

  在莎士比亚的经典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男女主人公很相爱,但由于双方家族有宿世之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极力反对和阻碍。但是,外界的压迫并没有使两人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

  心理学家在对爱情进行科学研究中发现:在一定范围内,父母或长辈干涉儿女的感情时,会使两个孩子之间的爱情更深。也就是说,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更强烈,恋爱关系也会变得更加牢固,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因为,孩子无论多大年龄都有独立自主意识,不希望自己是被妈妈控制的傀儡,如果我们替他做出选择,并强烈要求他必须接受这种选择时,孩子就会感到独立自主的权利受到了威胁,从而产生一种抗拒心理。这种抗拒心理会导致孩子排斥自己被迫选择的事物,同时更加喜欢自己被迫失去的事物。于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产生了。

  所以,如果孩子早恋了,我们一定要用智慧巧妙地进行化解,以免出现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使孩子陷得更深。

▲ 别乱扣“早恋”的帽子

  孙凯和袁媛是同桌,也是邻居,两人关系不错,经常一起探讨关于学习的问题,有时还会一起去书店买书。然而,孙凯的妈妈看着两个孩子交往密切,就疑神疑鬼地认为他们早恋了,还动不动就问孙凯:“你是不是早恋了?”

  遭到孙凯否认之后,妈妈就开始强调早恋的危害性,深怕孙凯恋上袁媛。在妈妈的长期强调下,终于有一天,孙凯觉得自己喜欢上袁媛了,并偷偷地拉起了袁媛的手。

  其实,孙凯和袁媛之前原本是纯洁的友情,可是由于妈妈的大惊小怪、捕风捉影的表现,反倒弄假成真了。所以,我们不要把孩子与异性之间的正常交往都看成是谈恋爱,孩子有异性朋友是很正常的,不要因为我们的猜疑而打破孩子之间纯洁的友情。

▲ 理智对待孩子的早恋行为

一天,上初一的吴鹏对妈妈说:“我喜欢一个女生,她也喜欢我。”

  妈妈听了,并没有大惊小怪,而是说:“如果你将来想在咱们县里发展,你就继续跟她交往,如果你想在市里发展,你就应该将来到市里去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你想到省里、到北京甚至到世界其他地方发展,你就应该到那些地方去解决这个问题。”

儿子听了说:“那我和她能不能一起去大城市发展?”

  “那要看你们自己了,谁现在就把精力放在学习上,谁以后就有去大城市发展的可能。”妈妈说。

  “哦,那还是要努力学习啊!”吴鹏自言自语道。

  妈妈用幽默而智慧的方式给吴鹏一个重要的人生忠告,并使吴鹏明白了,现在不是谈恋爱的时候。所以,即使孩子早恋了,我们也不要把这件事情视之为洪水猛兽。因为,孩子之间的所谓“恋情”往往是纯真而脆弱的,其中有太多的盲目性,只要我们进行理智的疏导和适当的淡化,这种“早恋”都会自生自灭。

  如果我们特别的关注和强调,就等于把两个懵懂的孩子推进了恋爱的酸甜苦辣中。此时,“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就会不可避免地在孩子身上发生。

▲ 告诉孩子:与异**往要有度

  无论孩子是否“谈恋爱”,我们都要让他懂得与异**往的分寸,要提醒孩子,同学之间谈论的话题要健康、有意义,不与异性同学开庸俗的玩笑,而且说话时不可扭捏作态,要落落大方。

  而且,我们要引导孩子不养成随便和异性同学打闹的习惯,更不能用“动手动脚”的方式开玩笑。让孩子懂得“距离产生美”的含义,而不是以过度的亲密表示关系的友好。当孩子懂得了自重自爱,就不会在青春的路上走错方向。

章节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 X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读懂孩子13岁前的心理成长蓝图 第3章 13岁前,妈妈要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第4章 做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调适其负面情绪 第5章 孩子的行为不是偶然的,解读其背后的心理 第6章 学点心理学,让孩子轻松爱上学习 第7章 掌握沟通心理学,亲子沟通无障碍 第8章 教育孩子,学点赏识与批评的心理学 第9章 发现孩子的气质,根据气质因材施教 第10章 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离不开心理学 第11章 妈妈作出心理改变,走出教育误区 第12章 读懂孩子13岁前的心理成长蓝图 第13章 13岁前,妈妈要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第14章 做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调适其负面情绪 第15章 孩子的行为不是偶然的,解读其背后的心理 第16章 学点心理学,让孩子轻松爱上学习 第17章 掌握沟通心理学,亲子沟通无障碍 第18章 教育孩子,学点赏识与批评的心理学 第19章 发现孩子的气质,根据气质因材施教 第20章 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离不开心理学 第21章 妈妈作出心理改变,走出教育误区 vip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