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前,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

第13章 13岁前,妈妈要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13岁前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接触事物的增多,已经不再满足于只去探索简单新鲜的事物了,而是开始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那就是心理需求。在家庭中,妈妈和孩子的关系最为亲近,如果想要孩子健康成长,妈妈就必须要满足他的心理需求。

  

6. 给孩子心灵成长的自由,尊重他——鱼缸法则

  

  心理学中有一个鱼缸法则:养在鱼缸中的热带鱼,无论怎样喂养,鱼都不会长大,一直保持在3寸的长短;可是,如果将这些热带鱼转移到了水池之中,用不了很长时间,原本3寸长的金鱼,也许就会长到1尺。

  仔细想一想,这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鱼缸的大小有限,于是鱼的成长便也同时受到了限制;而水池终归要比鱼缸大得多,鱼可以自由成长的空间自然也就随之变大了。

  其实,这个鱼缸法则有着很重要的教育意义,孩子就好比是鱼,而我们对他的保护就好比是鱼缸,“鱼”在有限的“鱼缸”中一定长不大,他需要更加广阔的成长空间。13岁前的孩子,内心正需要迫切的成长,所以我们该尊重他的这种渴望。

▲ 妈妈要学会克制自己

  淇淇已经10岁了,但每天早上穿衣服却还要妈妈代劳。淇淇也想要自己动手,可妈妈每次看到他慢吞吞、笨手笨脚的样子,就忍不住上去帮忙。不仅是穿衣,淇淇已经完全可以自己动手做很多事情了,但妈妈几乎都以他“动作慢”或“做不好”为由而替他做好了。可妈妈奇怪的是,明明自己帮淇淇做好了所有事情,他怎么还那么不高兴呢?

  淇淇当然不高兴,作为一个已经10岁的男孩子,还让妈妈替他做事,这对于想要成为男子汉的孩子来说,也算是一种“耻辱”。我们可能也有过类似的举动,很多时候都会忍不住上去帮忙,殊不知这就是在为孩子“加固”那个“鱼缸”。

  我们一定要学会克制自己,对孩子的爱不能只表现在帮他做事之上,更要表现在教他学会做事之上。遇到孩子自己探索的时候,我们要提醒自己“不要去帮忙”,克制自己想要伸出援手的冲动,要允许孩子自己去理解、自己去行动。

▲ 不要过多地要求孩子

   妈妈一直提醒可可:不要总想着玩,要多看书学习;不要总和别人四处疯跑,要多和爱学习的孩子相接触……妈妈对可可提了许多的“不要”与“要”,可到头来,可可却一个都没有记住,已经12岁的他,还总是和妈妈对着干……

   过多的要求势必会给孩子的成长加上枷锁,他的“手”伸不开,“脚”也要蜷曲着,极为不舒服的成长“姿势”之下,他自然是要反抗,这也是可可要和妈妈作对的原因。

   我们不能对孩子要求过多,他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认知,我们应该尊重他,允许他自己去接触各种各样的事物,让他自己去体验各种各样的经历。很多时候我们也要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听听他的意见与见解。对于孩子不愿意做的事情,我们要明白他为什么不愿意做,而不是强迫他必须要去钻进那个“不合适的鱼缸”。

▲ 成为孩子的引导者

  引导者才是我们的最佳身份,在孩子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完全束缚他,可完全放手也是不行的。我们需要站在他的身旁,对他的行为予以指导,并为他答疑解惑。

  哈里·科勒是美国著名的数学家,他的老师不仅博学多才,还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老师在教育哈里·科勒时,只是借书给他看,如果哈里有不懂的地方再来问。而且,老师的解答也只是点到为止。这位老师曾经说:“教育学生就好比是放牛,我们不能像那些无知的牧童那样,凭着自己的性子强硬地拽着牛走;而是要向那些有经验的农民学习,只在拐弯的地方才抖动一下缰绳。”

  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其实也和哈里·科勒的老师教育学生一样,我们也要成为孩子的引导者,引导他自己去观察、发现、行动。我们尊重孩子的自主性,维护他的权利,孩子自然也就不再有所反抗。

▲ 给孩子的自由也要有度

   自由,尤其是给孩子的自由,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能太放纵他。我们要帮孩子养成一些基本的习惯,比如良好的道德、基本的动手能力、起码的自控能力等等。我们给孩子的自由,是要建立在这些基本习惯的基础之上的。

   如果孩子太过散漫,我们就要对他进行约束与管制。也就是说,在给孩子自由的同时我们也要让他明白那些正确的道理,同时让他学会自己约束自己。

7. 孩子需要归属感,妈妈要做他的“避风港”

  

  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渴望一种归属感,每个人都不愿意孤独,更害怕寂寞。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归属于一个或者多个群体——家庭、工作单位、某个协会、某个简单的小团体……人们会从这些群体中减少甚至消除那种孤独与寂寞,感受到温暖,获得爱与帮助。

  对于13岁前的孩子来说,他的这种归属感会更加强烈,他渴望能从家庭中获得温暖、关爱、帮助,他更希望妈妈能够成为他的“避风港”。

  暑假结束,雷雷就要上5年级了。但妈妈却丝毫没有雷雷长大的喜悦感,相反的,她对雷雷的很多做法都“看不过眼”——放学回家不写作业、考试打小抄作弊、爱说谎、总顶嘴,眼瞅着暑假都要过去了,可他的暑假作业就做了一篇……

  着急的时候,妈妈对雷雷不停地唠叨训斥;火气再大点,她就会直接对雷雷动手。以前打,雷雷还哭,可到了后来,他不但不再哭了,甚至还会还手、骂人。妈妈感觉自己为雷雷操碎了心,可怎么就换不回来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呢?

  有儿童心理专家曾经说,“成人的心理核心是安全感,而儿童的心理核心则是归属感”,孩子听谁的话,那么他的归属感就在哪里。很明显,打孩子就会让他认为他的归属感并不在妈妈这里,于是他的归属感就转移或者缺失了。没有了这种最基本的心理需求,雷雷自然会显得不听话,妈妈自然也就会觉得自己“劳而无功”。

  而且,现今社会的生活节奏非常快,我们又经常忙于工作,这使得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明显减少,亲子间缺乏交流,孩子的就会越来越没有归属感。

  如果孩子缺乏归属感,那么他的思想就会无处可寄托,会失去生活的信心,同时也会变得不负责任起来。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假如一个人找不到归属感,不管他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那么他可能永远都无法安静下来,会一直制造矛盾,既伤害别人,同时也在伤害着自己”。由此可见,归属感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

▲ 给孩子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

  归属感是一种心理依赖,往往都会和“温暖”、“幸福”这样的感觉相联系。孩子的归属感,也来自于这些感觉。因此,我们要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

  在家中,我们要和孩子的爸爸和睦相处、保持良好的情感关系。遇到问题,如果是夫妻间的问题,我们就要通过沟通和平解决;假如是家庭中的其他问题,我们可以邀请孩子一起讨论,全家人共同为解决问题出谋献策;要是遇到了关于孩子的问题,我们要允许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平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好品德。

  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幸福之后,他的归属感也会慢慢地形成,并逐渐稳固下来。

▲ 允许孩子为家庭作贡献

   妈妈洗碗时,涛涛跑过去说:“妈妈,我帮您洗吧。”妈妈开始很犹豫,不过在涛涛的强烈要求下,她最终还是同意了。可涛涛并没有什么洗碗的经验,刚拿起一只碗,手一滑就把碗摔到了地上。妈妈立刻皱了眉厉声说:“走吧走吧!净给我添乱!”涛涛一听,委屈极了,只好默默地离开了厨房……

   妈妈这样的做法,会让涛涛感觉自己没有能力,似乎不属于这个家,这势必会导致他没有归属感。如果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不再心疼妈妈,以后妈妈再让他帮忙做事,他可能还会故意装听不见。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允许孩子为家庭“作贡献”,让他帮我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及时提出表扬。这样孩子就会感觉到:这个家是需要我的,妈妈是需要我的。这将能使孩子的归属感得到满足。

▲ 多和孩子一起聊聊天

  缺乏沟通可能是孩子感受不到归属感的最直接原因,我们该让孩子对我们敞开心扉。我们要多和他聊聊天,听听他的心事、烦恼、快乐。同时,我们也可以将家庭生活的一些情况告诉给孩子,让他了解生活的不易;还可以将我们自己的一些事情告诉他,让我们彼此间都有一个了解。通过这种相互交流,我们要使孩子感觉到,我们是他的避风港,家是他可以放松下来、舒缓心情的地方。

8. 关爱,孩子永远需要,对孩子“说”出你的爱

  

  关爱,说起来很温馨的一个词。我们可能会要求孩子坚强,要求他独立,要求他有毅力,但我们不要忘记,孩子永远都需要关爱。所以,无论何时、无论做什么,我们都要对孩子抱有关爱之心,适当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多种方式来对孩子“说”出我们的爱。

  曾经有一家网站做过一项调查,题目是“你会对孩子说爱吗”,调查结果显示:75%的父母会在孩子还处于婴儿懵懂期时,向孩子表达情感。而大部分的父母在孩子3岁开始上幼儿园后,就很少再直接对孩子表达爱了。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孩子很少甚至从来都不向父母表达感情。

  有的父母说,孩子小时候跟他说“爱”这很自然,可他长大了、懂事了,再要这么说会觉得很难开口。再说,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只要把该做的事都做好了,就不需要表达了。

  虽然我们很多时候是含蓄的,但是面对孩子永远都需要的“关爱”,我们就没必要那么含蓄了,对孩子我们也要有一个“关爱原则”。我们需要用自己的爱,去读懂孩子的行为,读懂他的思想,更要读懂他的内心。

  说到关爱,我们可能会说:“关心孩子的冷暖温饱,关心他的学习成长,这些还不够吗?他的喜好、优缺点,我也了如指掌,这还不够关爱吗?”是啊,说起来,我们对孩子的了解不可谓不深,可有一个问题就是:既然我们如此“关爱”孩子,为什么很多孩子还会表现得那样叛逆呢?为什么很多孩子都不乖乖地和我们合作呢?

  由此可见,所谓的“关爱”,并不是简单的“知道”、“了解”,我们必须要让孩子能从心感受得到我们的这份爱,而我们对爱的表达也要有一定的技巧。

▲ 妈妈要“善于”表达自己的爱

  在遇到不同情况时,我们都要能将关爱传达给孩子。比如,他取得了好成绩,我们可以说“你付出了努力,你很棒,妈妈为你骄傲”;他犯了错误,我们也可以说“你的这种做法我觉得不合适,但妈妈爱你,所以我希望你能改正错误”;他遭遇了挫折,我们就说“别怕!妈妈会一直陪着你,我希望你勇敢地坚持下去”……我们的这些“爱的话语”不仅会让我们的关爱尽显无遗,更会让孩子的内心充满温暖。

▲ 学会用各种方式表达爱

   说到向孩子表达爱,除了用语言,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方式。比如用眼神给予孩子鼓励、用拥抱给予孩子温暖、用抚摸带给孩子安心……对于孩子来说,妈妈是和他最为亲近的人,所以我们要学会综合运用各种方式让孩子感受爱。而且,在表达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真心地去表达,不能敷衍他。如果是对年龄小的孩子,我们还要蹲下身子与他平视,这也是对他的一种尊重。

▲ 即使相隔有距离,也不要忘记爱的表达

  有的妈妈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和孩子“相隔千里”,此时要表达爱可能在这些妈妈看来就有些难了。毕竟相隔甚远,很多贴心的动作、话语可能都无法及时传达。不过,我们倒是可以参考下面这位妈妈的做法。

  小焱的妈妈由于工作原因经常出差,可是小焱却并没有因为妈妈不在身边而感到孤独。原来,妈妈经常和他通电话,母子二人会在电话中互相通报各自的情况,妈妈每次都会在电话里遗憾地说:“宝贝真对不起,妈妈实在太忙了,现在可想你啦!”而小焱每次听到这样的话,心里就一阵阵地感到温暖,但他总是很男子汉地说:“妈妈没关系!等您回来不就看见我了?”

  后来,小焱和妈妈都学会了网上聊天、视频聊天,母子二人的心贴得更近了。小焱有事时也愿意和妈妈说说,哪怕是犯了错误,他都会主动向妈妈承认。妈妈则会给小焱讲道理、传授解决问题的方法。母子俩的亲热关系,让小焱的爸爸看了好生羡慕。

  距离并不能成为表达爱的障碍,相反的,我们应该让距离成为凝聚爱的重要力量。小焱的妈妈给我们做了个好榜样。如果我们和孩子相隔甚远,我们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我们对他的思念,打电话、写信都是很好的传递情感的方式。现在科技飞速发展,网络视频聊天也已经很普及了,妈妈可采用的方式更多了。我们该超越距离,将爱直接传递到孩子的内心深处。

▲ 要将爱的原则牢记心间

   所谓爱的原则,就是要求妈妈对孩子一定要“关爱有度”,不能爱得“没有边际”。我们要区分关爱和溺爱的不同,对孩子的关爱是要满足他的心理需求,但妈妈的爱也要适可而止——不能凡事都包办代替,不能所有挫折都替孩子扛下来,不能替孩子解决他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更不能对他言听计从、任其为所欲为……我们要记住这些“爱的原则”,孩子只有在我们正常、合理的关爱之下,才会有健康的身心。

9. 给孩子成功的体验,满足他的成就感需求

  

  13岁前的孩子即将步入青春期,这个时候的孩子希望自己长大,也希望自己能做一些事情。从心理学上来看,这就是他对成就感的渴望。

  一般来说,成就感的需求是促进孩子充分发展潜能的一个重要动力。假如孩子失去了这一动力,他的潜能就不可能被充分发挥出来,他也就不可能成长为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

  一位妈妈分享她的教子经验说:

  儿子上初中时才12岁,在班里他是年龄最小的,班里的同学大部分都比他高大壮实。而且,他的成绩也不算太好。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显得闷闷不乐。

  不过儿子的体育不错,于是我就鼓励他多在这方面进行锻炼。一次学校举行游泳比赛,我抓住时机鼓励儿子也去报名,他犹豫了两天,最后听从了我的建议。比赛当天,我特意去看了,给他加油鼓劲。结果,瘦瘦小小的儿子竟然得了年级第二名,他兴奋不已。

  从那以后,儿子有了自信,我也尽量在各个方面为他创造体验的机会。现在儿子刚进中学时的低落情绪早已一扫而光。

  给孩子成功的体验,让他看到自己的成就,看到自己的能力,这样孩子的内心就会充满阳光。因为有了成就感,所以他就会勇于挑战自我,他就将体验到更多的成功。

▲ 不要混淆“成就”与“成绩”

  现在一说孩子的成就,很多妈妈直接就想到学习成绩上去了。似乎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他就算是有成就了。可事实却并非如此,学习成绩只不过是成就的一个分支,而且很多情况下,好的学习成绩也不一定代表已经取得了成就。

  我们应该明白,现在的社会不是只单纯依靠分数来决定一切的,孩子要掌握的东西有很多,他最需要的是全面发展。所以提到“成就”,我们想到的应该是孩子在各方面的成功体验,无论是学习还是兴趣爱好,只要是孩子经过努力而取得的成绩,都应该算作是他的成就。

▲ 允许孩子尝试某些活动

   孩子要想体验到成就感,就势必要动手;孩子要想成功,总归是要自己去尝试。因此,我们要放开手,多鼓励孩子去接触一些事物,鼓励他参与到某些活动中去。而且在孩子参与的过程中,我们不要在一旁指手画脚,更不要给予他过度的保护,我们应该始终保持一种支持的态度。

   如果孩子尝试过后失败了,我们不要在一旁讽刺挖苦。比如,有的妈妈可能会说:“看吧,我早就说你不行了。”这样的话会对孩子的自信心产生沉重的打击。我们应该积极鼓励孩子,即便他失败了,也要看得到他的努力,我们可以鼓励他说:“你肯去努力就已经是成功了。不过也许是我们的方法不太对,也许是我们真的不适合这项活动,回去以后我们可以好好分析一下。”这样的说法既满足了孩子追求成功的渴望,同时也给他留了退路,他也不会因为失败而过于沮丧。而且这个经历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成功的体验。

▲ 根据孩子能力来设定体验的内容

  在成功体验的设定上,我们需要多动一番脑筋。要尽量找那些孩子“跳一跳就能够到”的体验,千万不要找一些高难度的,或者完全超出了孩子能力范围的事情来。否则,孩子不但体验不到成功,还会因为任务过难而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更有甚者还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与水平。

  我们一定要根据孩子的能力去设定恰当的成功体验,要让他取得不断的进步。当然了,虽然体验内容不能太难,但也不能太简单,否则就会让孩子的能力无法得到全面的发挥,他也会由于任务太简单而失去想要继续挑战自我的决心。

▲ 多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机会

   看电视时,节目里讲到了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的建设。小淳问妈妈:“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有什么不同呢?”妈妈想了想说:“嗯……不如你自己找到答案来告诉妈妈吧!”

   小淳一听来了精神,他立刻跳下沙发,跑进了屋子。又是上网查资料又是翻书,一番查找之后,小淳拿着自己的笔记本跑了出来,开始一字一句地念给妈妈听。妈妈一边听,一边笑着点头,最后她夸奖道:“可以啊!我们的小博士!”小淳不好意思地笑了……

   这位聪明的妈妈抓住了一个巧妙的时机,让小淳轻松地完成了一次小小的成就感的积累。其实让孩子解决问题,也是在满足他的成就感需求。日常生活中,孩子自己会有许多疑问,而我们也可以借机给出很多问题,然后让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每当一个问题被攻破时,孩子就能体会到成就感。

10. 与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鼓励孩子自己去做事

  

  英国曾经有一位心理学博士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要让孩子尽快从父母的生命中分离出去,使他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这种分离越早,父母也就越成功。”

  说得简单一些,这就是在要求我们要尽早鼓励孩子自己去做事,要硬起心肠来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

  上幼儿园时,小礼也想要自己穿衣、吃饭,也想跟着妈妈后面学着扫地、浇花,可每到这个时候,妈妈总是一把拉住他,然后说:“乖,你太小,这些你做不了。你想做什么,告诉妈妈,妈妈帮你做。”妈妈的眼睛时刻看着小礼,也从来都不让他动手,她怕他做不好,更怕他伤到自己。

  现在小礼已经上5年级了。有一天,妈妈洗好了衣服,对小礼说:“帮妈妈把衣服晾到衣架上去吧。”但小礼却没有任何回应,妈妈最后只得自己动手。她一边晾衣服一边埋怨道:“这么大了,让你帮我干点活也不干。”小礼却说:“这种事您之前都不让我做的,我可不会。”妈妈当即无话可说……

  之前妈妈没有和小礼保持距离,所以小礼一直“依附”在妈妈的身上;而后来,当妈妈想要他独立去做什么事情时,他反而不会做了。这样的苦果,只能是小礼的妈妈自己种出来的。

  我们都知道人与人之间是需要保持一定距离的,尤其是对外人,这也是为了要保护我们自身。有的妈妈可能觉得,与自己的孩子在一起,有什么必要保持距离呢?和孩子不就应该是亲密无间的吗?其实不然,我们与孩子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他必须要松开我们的手,自己独立行走。

▲ 将注意力平分给所有家人

  有一位妈妈很苦恼地说:

  儿子上小学前,我和他形影不离,而且我经常会提醒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有些事情我也会帮他做好。我以为这样可以给儿子更好的保护,可当他上小学之后,他竟然连作业都要我帮他写。我老公也埋怨我说我对他的关心太少了,对儿子又太溺爱了。我这样关心儿子还不是为了他好?怎么这也成了错了呢?

  一个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如果将这有限的注意力都给了孩子,妈妈必然会产生这样的烦恼。因为孩子受到的关注太多,所以他已经变得懒惰了;因为家庭中其他成员受到的关注太少,所以才会有怨言。

  作为妈妈,我们投放到每个家庭成员身上的注意力应该是均等的,不能厚此薄彼。这也是为我们与孩子保持距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否则一旦之前我们跟孩子太过亲密,之后的分离不仅孩子痛苦,我们也会觉得放不开手。到时候,我们可能会感到身心更加疲惫。

▲ 给孩子合适的自我空间

   给孩子的自我空间,这里我们加入了一个形容词“合适的”。这个“合适的空间”就是我们和孩子之间最为合适的距离。之所以说是“合适的”,首先这个空间不会太小,我们该对孩子有信心,相信他自己能做好与他自己有关的事情;其次这个空间也不能太大,我们总还是要和孩子有“互动”的,他不能只在自己的空间中活动。

   而我们一旦给了孩子这个自我空间,就要允许他自己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无论是照顾自己、打理生活,还是努力学习、发展兴趣,这些与孩子相关的事情,我们都要将行动的权利交给他。我们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的这个私人小空间,只要在必要的时候给予点拨与指导就可以了。

▲ 顺从孩子想要做事的意愿

  有时候孩子会想要挑战一下自己,有时候孩子可能会对某些事情好奇,当我们经过判断发现某件事情并不存在危险时,就要顺从孩子这种想要自己动手做事的愿望。

  孩子动手之后的结果,无非是成功与失败。孩子的成功代表了他的成长,我们该对此感到欣慰,并要对他的成绩给予肯定,满足他的成就感,还要鼓励他再接再厉;而对于孩子的失败,我们也不要感觉孩子很没用,其实,失败很正常,毕竟孩子还在成长过程中,失败正好能让他看到自己的不足。

11. 别替孩子选择,尊重他的选择——霍布森选择效应

  

  关于“霍布森选择效应”,有这样一个很有深意的故事:

  1631年,一位名叫霍布森的英国剑桥商人从事着贩卖马匹的生意。不过,他做生意时却有一个奇怪的要求,他通常会对顾客说:“你们可以随便买我的马、租我的马,价格都很便宜。只不过,你们挑选马匹时,只能在门口附近的马匹之中挑。”

  霍布森的马圈设计得非常奇怪,马圈只有一个很小的门,那些高头大马是出不去的,只有瘦小的马可以出去。如此一来,人们在门口挑来挑去,以为自己选择了一匹最好的马,可实际上,自己的选择却被霍布森的规定限制住了。

  后来,人们将这种毫无选择余地的“选择”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如果有人陷入进了‘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之中,那么他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这样的说法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毕竟,如果我们要对比出好与坏、优与劣,都需要广泛的选择,多方比较之后才能作出最准确的判断。而且,也只有这种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选择判断,才算是比较合理的。假如我们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去作决定,这样得出的结论也一定是狭隘而不可信的。

  分析了这么多,我们就要将这个问题联想到我们自己身上了,联想到孩子的身上了。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有没有也给孩子限定了很狭窄的选择空间?有没有不顾孩子的发展,只遵从我们的意愿而让孩子去作决定?

  可能有妈妈就会说了:“13岁前的孩子不过就是个小学生,正是贪玩爱闹的年纪,如果让他选择,还不是除了玩就是玩啊!”这样的说法就太过片面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思想也会慢慢发生变化,他会开始独立思考,对某些问题开始有自己的理解,对于他自己的事情,学习、兴趣等等方面他已经完全有能力自己去进行选择了。

  那么,此时我们就该“提防”自己为孩子布下“霍布森选择效应”。

▲ 不要将自己的意愿当成主导

  我们总是自诩是“最了解孩子的人”,我们还以“阅历丰富”为理由,“提醒”孩子我们懂得多,于是我们便经常将自己的意愿当成是孩子作选择的主导。殊不知,我们按照自己的意愿给孩子圈了一个不合适的“马圈”,只让他在一些可能并不在他意愿之内的“马匹”上去选择,我们这样做不恰恰就和霍布森一样了吗?

  人往往都是自己最了解自己,所以我们该让孩子自己去搭设“马圈”,在他想要的各式各样的“马匹”中,选择出他最中意的一匹。我们要克制住想要“控制”孩子的欲望,并将我们的阅历当成是孩子的参考,我们只提供意见和建议,并不提供决策。这样孩子可选择的空间才会变得宽广起来,相信孩子也会考虑到我们所说的,并最终作出最合适的选择。

▲ 给孩子设定一个选择的底线

   虽然我们不赞同霍布森给选择设定了那样狭窄的范围,可这也并不代表我们就要允许孩子漫无边际地随便去选择。孩子毕竟还不到13岁,他懂得的东西也还太少,思想远未成熟。所以,很多情况下,我们在为孩子设定一个广泛的“选择域”的前提下,还应该为他设定一个合理的选择底线。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能够在安全、健康、积极的氛围之中去进行选择。

   这个选择的底线,我们要本着一个原则,那就是“保证人身安全、不做违反道德法律的事情”。无论孩子进行怎样的选择、选择怎样的结果,他都必须要遵循这个原则。

▲ 提醒孩子要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

  一个下雨天,天气阴冷。早上起床,蓉蓉立刻就套上了她最喜欢的花裙子。妈妈说:“快到秋天了,会冷的。而且下雨也会弄湿的,你应该穿长裤子。”可蓉蓉却不听妈妈的话,妈妈也没再多说。

  结果,下午放学回家,蓉蓉的裙子上满是泥点子不说,还冻得手脚冰凉。妈妈一边给她找换洗衣服和感冒药,一边问道:“同学们夸你的衣服漂亮了吗?”蓉蓉无奈地叹了口气:“唉!妈妈,冷得我光剩哆嗦了,哪里还顾得上美丽啊!大家都穿那么暖和,看我的眼神都跟看怪物似的。以后,我还是‘正常’一些的好啊!”

  一次小小的教训,让蓉蓉彻底记住了“根据天气增减衣物”的原则。妈妈之前没有批评她,也没有强迫她,只是让她自己去承担这个选择的后果,这样的亲身经历将比一切说教都更加管用。

  我们不仅要尊重孩子的选择,还要让他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此时,我们不能挖苦、批评他,而是要使他自己明白一些道理,并让他将这些道理牢牢记在心底。

12. 信任孩子,就是对他最大的尊重——信任效应

  

  有学者曾经进行过一项试验,以研究人们的心理现象。学者让一些记者分别对三组人进行一次演讲,内容是关于“要温和对待未成年人犯罪”。

  记者面对第一组人时,是以处理未成年人案件的法官身份出现的;对第二组则是以一个路人的身份出现的;到了第三组,记者的身份又变成了过去的罪犯。

  演讲结束后,接受实验的人要回答是不是理解了演讲人所说的话。结果73%的人认为法官的话完全能够理解,63%的人认为路人的话也可以理解,而只有29%的人认为罪犯的话勉强可以理解。

  由这个实验可见,对他人的信任度,将决定我们对他的态度,并决定我们是不是会尊重他。正因为我们信任法官,所以才会认真听他的讲话,并理解他的讲话意图;而也正因为我们对罪犯心存芥蒂,因此才会对他的话半信半疑。

  对孩子也是一样。如果我们信任他,那么他的言语、行为自然也能得到我们的尊重;可相反的,如果我们并不信任他,我们自然会剥夺他的一切权利,同时也就舍弃了对他的尊重。

  就现在看来,我们似乎对信任与尊重的问题并没有太重视。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进行过一项调查,内容是“中国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现状与期望”。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中小学生最喜欢父母的10种做法”,“信任我”以63.5%的高得票率位居第一,紧跟其后的则是“说话算数(49.2%)”和“让我平等参与家庭生活(31.7%)”。

  其实孩子最喜欢的,往往就是他最缺少的,正所谓“物以稀为贵”。也就是说,孩子需要的正是我们对他的信任与尊重。

  有心理学家认为,作为一种积极的心态,追求信任是所有正常人的普遍心理,同时也会成为一个人积极奋发进取、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驱动力。而且,我们的这种信任,也将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

▲ 看待孩子要全面

  有的妈妈眼中全是孩子的优点,有的妈妈却恰恰相反,眼睛总向孩子的缺点上瞄。如果说前一种妈妈会使孩子变得自满的话,那么后一种妈妈则会因为对孩子的不信任,而伤害到孩子的内心。

  我们看待孩子应该全面,他做得好的地方就应该去表扬、赞美、鼓励他。至于孩子的缺点,我们也没必要死揪不放,不犯错的孩子是没有的,完美的孩子是不存在的。我们要相信孩子一定会有所成长,应该相信他能做好。如果他真的没有认识到问题,我们完全可以帮助他认清楚,一定要减少批评、挖苦一类的话语。这样的全面了解,才是对他的信任。

▲ 对孩子做的事情给出恰当的评价

   信任不是“撒手不管”的代名词,它应该成为孩子成长的一种依靠。鉴于此,我们就该对孩子做的事情给出一些恰当的评价,好让这个依靠能够坚实有力,让他在这个依靠的帮助下,慢慢地学会独立行走。

   当孩子做得好时,我们除了表扬他,还要了解他已经成长到了怎样的阶段。我们在综合分析之后,就要给出孩子建议,可以告诉他:“你的表现很好,我为你骄傲。如果你能在某些细节地方再认真一些,我想你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当孩子出了差错时,我们首先也要肯定他的努力,这也是我们对他的信任表现。如果孩子能自己分析出错误的原因,这代表他正学着自己承担责任。同时,我们也不要吝啬我们的鼓励:“失败在所难免,可你的努力却有目共睹。我相信你能做得更好,所以你也要给自己以信心。”

▲ 信任不能只是嘴上说说

  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荃荃的英语成绩一塌糊涂。妈妈看到情绪低落的荃荃,就劝道:“没事的,妈妈相信你。你看你之前不是也努力了吗?不过如果你当初要是听我的就好了,要是能多背点单词,多做几套题,哪至于现在这样?我这不是在说你啊!就是提醒你,你想想之前的复习,除了死看书,你都没做别的,那成绩能上去吗?没事啊!我相信你下次能考好。”荃荃一边听一边皱眉,到最后,她委屈地说:“妈妈,您确定您是信任我的吗?”

  嘴上说着信任,可内心其实却在否定一切,类似荃荃的妈妈这样的做法,相信很多妈妈也做过。信任孩子不应该只是嘴上说说,这样对孩子绝对不是信任,更没表现出尊重来。我们要发自内心地信任孩子,就算他一时没有做好,但我们也要相信他的能力,及时鼓励他勇敢站起来继续前进。

13. 征求孩子的意见与看法,并尽可能地尊重

  

  13岁前的孩子对知识的涉猎范围正慢慢扩大,而他的内心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所以这时的孩子对一切事物不再是懵懂无知,而是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遇到事情时,他也会思考,并很乐意将他的想法说出来。

  这是13岁前的孩子一个普遍的心理,但我们却经常无视或者反对他的这种心理。有时候,我们并不愿意去相信一个孩子的话,这就更谈不上去征求他的意见了。我们该纠正自己的这种想法,对孩子的意见要时刻保持一种尊重的态度。

▲ 允许孩子插嘴

   孩子正是因为对我们正在说的事情感兴趣,所以才会开口发表自己的意见。孩子能够主动说出自己的意见,这本应该是件好事,因为这代表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可偏有妈妈并不愿意听见孩子说话。

   比如,我们聊天时,孩子会过来插一句嘴,我们就会觉得他不好好看书来插嘴是不对的,于是我们可能就会训斥他,要他闭嘴;有时他又会说出一些和他的学习毫无关系的事情,并就此事情大加评论,我们也会立刻打断他的话,并希望他能“回归正途”……

   先不说对孩子的意见与看法的态度,单就我们的这种随便打断或制止他说话的行为,就已经是对他的不尊重了。无论他说什么,至少我们要允许他说完,之后我们再对他的话的内容要么纠正要么引导,这是对孩子话语权的最起码的尊重。

▲ 正确对待孩子的反对意见

  “小孩子,懂什么!”

  “别瞎说,你才活了多大岁数!”

  ……

  仔细想一想,每当我们从孩子口中听到反对意见时,我们是不是会有类似的想法?人与人之间思想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势必会产生分歧,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事情。可为什么,与他人讨论时就允许有相反意见存在,而当孩子发表反对意见时,我们就这样不尊重他呢?

  所以,我们要放下自己的架子,将孩子看成是和我们平等的个体,对他提出的反对意见,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我们应该认真去听他说话,并将他的意见与我们的意见放在同等地位一起去思考。

  如果他的意见的确于我们有利,我们不妨接纳;如果他的意见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我们也不要挖苦他,而是要肯定他这种敢于否定的精神,同时我们还要教他学会明辨是非,告诉他决定一件事情不能只凭意气用事,要综合多方面进行思考。

▲ 别总用无关紧要的事情去征求孩子的意见

  什么是尊重?就是当遇到一些事情之后,我们肯去倾听一个人的想法,肯去认真思考他的建议,这就是尊重。

  生活中我们总看见一些妈妈,美其名曰在“征求孩子的意见”,可要征求的无非就是“你觉得哪朵花好看啊”,或者是“你喜欢什么样的裤子啊”。要知道,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孩子在幼儿期就已经知道选择了。我们也要承认孩子的成长,看着这个即将迈进13岁门槛的孩子,我们该感觉得到他的内心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想法。所以遇到一些比较正式的家庭问题,我们也不妨让孩子参与进来,听听他的见解,这同时也是在锻炼他的思维能力。

章节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 X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读懂孩子13岁前的心理成长蓝图 第3章 13岁前,妈妈要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第4章 做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调适其负面情绪 第5章 孩子的行为不是偶然的,解读其背后的心理 第6章 学点心理学,让孩子轻松爱上学习 第7章 掌握沟通心理学,亲子沟通无障碍 第8章 教育孩子,学点赏识与批评的心理学 第9章 发现孩子的气质,根据气质因材施教 第10章 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离不开心理学 第11章 妈妈作出心理改变,走出教育误区 第12章 读懂孩子13岁前的心理成长蓝图 第13章 13岁前,妈妈要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第14章 做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调适其负面情绪 第15章 孩子的行为不是偶然的,解读其背后的心理 第16章 学点心理学,让孩子轻松爱上学习 第17章 掌握沟通心理学,亲子沟通无障碍 第18章 教育孩子,学点赏识与批评的心理学 第19章 发现孩子的气质,根据气质因材施教 第20章 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离不开心理学 第21章 妈妈作出心理改变,走出教育误区 vip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