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小说资讯 > 好妈妈改变孩子一生张振鹏全文免费,好妈妈改变孩子一生小说在线

好妈妈改变孩子一生张振鹏全文免费,好妈妈改变孩子一生小说在线

时间:2022-09-03 14:08:02

精彩试读:一些孩子在交换玩具后后悔了,把玩具弄丢了或者玩坏了,然后希望要回原来的玩具,事例3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个时候,妈妈一定要告诉孩子交换后的物品已经有了新主人,那个东西已经属于别人,不再是自己的了。 一个4岁的女孩在幼儿园答应送给班里的小朋友一个王冠,然后从他那得到一张兔子贴纸。可是回家一想觉得不合算,就对妈妈说:“我现在不想换了。”可是妈妈却郑重地对她说:“你说过的话要算数,答应别人的不能反悔的。”妈妈的做法不仅让女儿学会了交换后不能后悔,还让她学会了兑现承诺,这种做法值得借鉴。

最近看到很多小伙伴留言说未完结的小说不想看,字数低于百万字的也不想看。为了满足大家的需求,我特地找了这本《好妈妈改变孩子一生》小说,字数也多的优质其它小说,推荐给大家,希望大家喜欢!

好妈妈改变孩子一生章节阅读推荐

——17.语言敏感期

——18.秩序敏感期

——19.音乐、绘画敏感期

——20.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

——21.动作敏感期

——22.社会规范敏感期

  

17.语言敏感期

  

   当婴儿牙牙学语的时候,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三四岁时,还处于语言敏感期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内,他会模仿大人说话,会重复别人的话;也会诅咒,甚至是说脏话,因为他发现这些语言具有强大的力量;还会同父母说无声的悄悄话,感受语言的魅力;还特别喜欢接电话,把他知道的电话常用语连珠炮似的说完,因为他感受到了机器能说话的魔力……这些都是孩子在语言敏感期的正常表现。

  

   要点一:对句子表达的意思感兴趣,并重复或模仿他人的话

   

   善于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他会对成人口中说出的所有话语内容感兴趣,进而自己去模仿。比如,听见妈妈和别人聊天,他会在一旁重复他认为好玩的句子;陪妈妈外出,听到妈妈跟人打招呼,他也会很自然地模仿一下……尽管很多时候,他也许并不知道那些话的真正含义,但他自己依然说得颇具兴致。

经典事例

   事例1:

   妈妈带着3岁的腾腾去医院拿药,医生嘱咐妈妈说:“这药一天吃3次,每次吃3片。”结果腾腾立刻跟着也说:“一天吃3次,每次吃3片。”医生听后笑了笑,还夸奖他聪明。

   可哪知道,之后医生每说一句话,腾腾都会跟着学一句,医生哭笑不得地问他:“你为什么总学我说话呀?”腾腾没回答,还是开心地重复了这句话……

   事例2:

  安琪4岁了,因为妈妈在平常生活中说话总是爱用成语,安琪便也学会了。

  周末,全家要去游乐场玩。所以,吃早饭的时候,安琪吃得飞快,大口大口地吃,妈妈说:“慢点吃。”安琪却摇头:“妈妈,我在囫囵吞枣。”

  全家坐在公交车上的时候,安琪又指着公交车旁边的一辆车说:“妈妈,它跟我们并驾齐驱呀!”

  到了游乐场,看见很多人,安琪又冲着妈妈感慨:“唉,这里的人真是琳琅满目啊!”

  而安琪饿了的时候,妈妈给了她一块小饼干,她又笑着对妈妈说:“这可真是美味佳肴呀!”

教育感悟

  孩子最早的语言,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在他1岁左右的时候,他就会整天发出“啊”、“呀”的声音。而在不经意间孩子通过模仿发出的类似“MAMA”的发音,也会让许多妈妈欣喜若狂。所以,孩子对语言的模仿可以说颇具天赋。

  也许最早的时候,孩子是重复妈妈说过的一个字,或者一个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模仿得就会越来越多。而且,他的模仿经常不分场合,只要他感兴趣的话,他都会饶有兴致地重复说出来,还会表现得自得其乐。

  这其实就是孩子的一个语言敏感期,在这个时候,妈妈不必要很介意。因为这与孩子的礼貌不礼貌没有关系,不去管他,他自己一转眼就会忘记。但若是妈妈总是向他强调不要这样,他反而可能会对那些话加重记忆。这样也许会对孩子的语言发展起到反效果。

妈妈妙招

1.不用强迫孩子,让他自由模仿。

   在这个敏感的时期,孩子模仿的话语可谓是五花八门。无论是动听的话,还是不雅的骂人脏话,他都有可能会去重复,甚至会乐此不疲。文明、正常的话还好一些,妈妈也许会认为那就是孩子的顽皮模仿;可一旦妈妈无意间说出了一句不文明的话,善于重复模仿的孩子就会很快地学会,并也会很快地去运用。

   这时候,妈妈可以放任一下,让孩子自己去说。因为在他的意识里,他只是认为那句话说出来很有意思,他只是当时对那句话很敏感。而且,孩子也只是单纯地在模仿,他模仿出来的话其实并不具有什么真实的意义。就因为感觉好玩,他才会去重复。所以,不论孩子模仿了什么,妈妈都不用很着急,也不用强迫孩子让他不要去说。这样不给他强调,一旦这个词或这句话的新鲜劲头过去了,他自然也就不会去说了。

2.用自己正确的语言习惯影响孩子。

   鉴于孩子有超强的模仿能力,所以妈妈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语言习惯。妈妈自己若是有一个良好的语言习惯,无论是措辞还是用句都能简明准确,那么孩子模仿的也就是正确的语言逻辑。这对他未来的用词造句、表词达意也将会大有好处。

   就如案例2中的安琪一样,妈妈平时说话多用成语,安琪的模仿也就会用很多成语。尽管她的使用可能会用词不太恰当,但是在妈妈的影响与教育下,相信她的语言运用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3.对孩子进行一些有目的的语言训练。

   其实孩子善于模仿妈妈或其他成人说话也是一件好事,妈妈可以抓住这个时机,多对孩子进行一些有目的的语言训练,以帮助他建立正确的语言环境,帮助他学会对语言的使用。

   在开始的时候,妈妈可以先说一些孩子已经会说的话,像“妈妈买菜”、“爸爸上班”、“宝宝去幼儿园”等。孩子在重复这些他熟悉的话语的时候,多会觉得很兴奋。这时候,妈妈可以再教孩子说一些新的句子,尤其是一些带有象声词的话,比如“小鸭子唱歌——嘎嘎嘎”、“爷爷打电话——喂喂喂”……这样的话语在孩子听来会觉得更有意思,模仿也就更快。当然在让孩子模仿过程中,妈妈也要有耐心。

   妈妈对孩子的这些有目的的训练,能让孩子从最早的单纯模仿,慢慢过渡到他自己对语言的组织与创造,这也有利于开发孩子的思维能力。

   要点二:发现“诅咒”具有一种力量,于是经常诅咒人

   

   通过对妈妈话语的模仿,孩子有时候会发现,有些话说出来能让人产生很强烈的情绪变化。比如,他会模仿妈妈对别的孩子说“小屁孩”,然后看着别的孩子大哭着跑开,他会觉得很得意;或者他看见别的孩子有好吃的而自己没有,他就会“恶狠狠”地说:“那个真难吃!”……总之,当孩子发现诅咒的力量时,他对它的使用就会是随心所欲的。

经典事例

   事例1:

   3岁半的儿子很调皮,妈妈之前总说他“屁儿子”。结果一段时间之后,妈妈发现,只要自己做的事情不顺儿子的意思,儿子就会噘了小嘴,大声地嚷一句:“屁妈妈!”

   妈妈每每听到这里,都会一皱眉。儿子见状,不但没有收敛,反而说得更多,什么“臭妈妈”、“坏妈妈”之类的话,就会接连不断。而且,妈妈表现得越生气,他说得越起劲。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儿子一直都如此。幼儿园的老师总是向妈妈告状,说儿子经常“诅咒”别的小朋友,妈妈一时间头疼不已。

   事例2:

  4岁的晓童最近一段时间总是表现得很是“暴力”。有一天,他在小区玩耍,看见别的小朋友手里拿着新玩具,于是就过去问:“我能玩你的玩具吗?”但那个小朋友却不给他。晓童又说:“那我们一起玩可以吗?”那个小朋友显然对自己的玩具爱不释手,依然使劲摇着头。

  这时候,晓童的脸色开始起了变化,从最初的喜悦、羡慕,慢慢变得阴沉,最后他一扭头,用很不屑的口气对那个小朋友说:“哼,我才不要你的破玩具呢!我妈妈也给我买新玩具了,你那个,我才不稀罕呢!”

  那个小朋友一听立刻不高兴了,晓童却越说越起劲,一会儿就把那个小朋友说哭了……

教育感悟

  在三到四岁这个阶段,孩子会发现他的某些语言会与其他的人产生“共鸣”。也就是说,他说出来的某些话,会引起他人的强烈反应,他人这样的表现,在孩子看来是新奇的,也是很有意思的。所以他就有可能会一直重复这种行为,尤其是“诅咒”类的话语。

  诅咒的力量,多是孩子不经意间发现的。当他用这种听来似乎很伤人的话去说别人的时候,对方往往会有强烈的情绪波动,妈妈也许会生气,要是其他孩子也许会大哭。但很明显,孩子很“乐于”看到这样的结果,因为他已经察觉到了语言的力量,他也发现使用这样的语言,会引起更多人对他的关注,他甚至很有自豪的感觉。

  这个时候,妈妈也不要过于紧张,不用将孩子的“诅咒”看成是洪水猛兽。孩子的这类语言也不过是好奇感而已,他是不会理解那些话语所代表的真正意义的,他只不过是在体会这种语言所带来的威力。所以,几个月之后,孩子诅咒一类的语言就会自动消失。

妈妈妙招

1.要尽量“漠视”孩子的“诅咒”。

   孩子总是运用诅咒,多是因为发现了诅咒所产生的威力。就如案例1中的儿子,因为他的诅咒式的话语,会让别人有很强烈的反映,孩子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而这个时候,妈妈不用很着急,也不用很避讳孩子的话。

   妈妈要学会漠视,正因为有人去回应孩子的“诅咒”,所以他才会越发地变本加厉。而一旦无人回应他,对他的此类语言不作任何反应。孩子如果看不到他语言产生的作用,从中寻不到乐趣,他自然也就不再说了。

2.寻找孩子“诅咒”语言的源头。

   孩子会用不雅脏话去诅咒别人,那么这些话绝对不会是他自己创造出来的,所以一定会有一个模仿的源头。孩子也许是跟父母、电视节目,甚至是其他小朋友学到的这些脏话。

   因此,妈妈可以尽量阻隔这些脏话的来源,依此减少孩子模仿的机会。妈妈首先自己就要不说不文明用语,而对于他人,妈妈也要提醒他们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不雅的用词。至于一些不适合孩子看的电视节目,妈妈也可以用陪孩子游戏等方式来引开他的注意力。

3.可以试着用良好的语言去回应孩子。

   其实面对孩子的诅咒语言,妈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要与孩子太过计较。而且,除了用漠视的态度对待以外,也可以尝试用良好的语言去回应。比如,孩子不顺心的时候,会说“臭妈妈”,妈妈就可以回他一句:“不是臭妈妈,是香妈妈。就像你一样香。”孩子这时候就会转移他的注意力,他的模仿能力也许又会带他去重复新的、好的语句。

4.在孩子使用了优秀语言的时候,及时给予表扬。

   当孩子能够正确使用一些美好词汇或语句的时候,妈妈一定要及时给予表扬。妈妈的赞扬,会让他有成就感,会让他更乐意使用好的语言,以获得更多的赞赏。由此,他也会增加学习优秀语言的兴趣,妈妈就可以利用他的兴趣来对他进行引导,加强他的语言学习。

要点三:喜欢说悄悄话,从而感受语言魅力

   

   “悄悄话”是三四岁的孩子探索语言魅力的一种形式。他可能会突然神秘起来,趴在妈妈的耳边说一些小秘密,说完后,期待地问“听到了吗”。如果这个时候妈妈的回答是否定的,他则会继续刚才的动作,直到从妈妈口里得到肯定的回答。这时,妈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不妨配合他的行为,和他一起感受两个人私密空间的神秘感。

经典事例

   事例1:

   3岁的小伟在大人眼里是个淘气的孩子,人小鬼大,主意多。最近,他典型的一个“爱好”就是说耳语。他经常对妈妈说:“妈妈,你过来,我跟你说……”

   妈妈走过去后,他便举起小手半捂着嘴靠近妈妈的耳朵,说起了什么,说完就问:“妈妈,听见了吗?”妈妈如果摇摇头,他便继续刚才的动作,直到妈妈说“听见了”。

   有时,妈妈耐不住性子让他大声说。他便撅起嘴,涨红了脸,不愿意再说了。

   事例2:

  4岁的杨杨和妈妈在小区里散步,迎面一位漂亮的阿姨走过来。阿姨见他很可爱,和他打了个招呼“你好”。他则朝阿姨笑了笑,不好意思地钻进了妈妈的怀里。等阿姨走后,杨杨趴在妈妈耳朵边,说了些什么。

  妈妈皱了皱眉,说:“妈妈没听见,再说一次。”杨杨则又说了一遍,妈妈这才发现儿子根本就没出声,只是动了动嘴。这时,妈妈趴在他的耳边,小声说:“你很喜欢刚才那个阿姨,对吗?”这时,杨杨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再次钻进了妈妈的怀里。

教育感悟

   三四岁是孩子运用语言的敏感期。一般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基本掌握的语言的发音,他会慢慢发现语言有很多表达形式,可以是大声喊,也可是两个人之间的私密对话。其中,悄悄话就是孩子对语言探索的一种形式。

   一般孩子说悄悄话时会很自豪,也很着迷。悄悄话对于他来说,具有一种不被别人知道的神秘感,更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如果这段期间妈妈不了解孩子在语言敏感期的表现,就像事例1提到的,妈妈耐不住性子,让他大声说,他便失去诉说的兴趣了,这样很容易成为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障碍。

   因此,父母要了解孩子三四岁这段时期的心理特点,试着利用他喜欢的交流方式,提高他的语言能力。

妈妈妙招

1.耐心倾听孩子的悄悄话。

   悄悄话是妈妈和孩子增进感情的一种交流方式,当他很神秘地趴在妈妈耳边嘀咕着什么的时候,妈妈一定要做出倾听的姿势和表情,适当地也可以表现出一种神秘感。

   当孩子询问是否听见时,妈妈可以笑着点点头,表示听见了。如果没听见,妈妈可以让他稍微大一点声音,鼓励他再说一次。有时,孩子说悄悄话是只是嘴巴在动,并没有发出真正的声音,像事例2中的杨杨。这时,父母可以凭借情景揣测孩子的意思。

2.和孩子一起使用耳语交流。

   研究表明:悄悄话可以刺激孩子大脑发育,还可以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耳语游戏”也可以发展孩子的表达、倾听和理解能力。因此,妈妈可以试着和孩子使用耳语交流。

   比如,孩子在睡醒的时候,妈妈可以用亲切的语调和他讲一些“悄悄话”,如,“噢,牛牛睡醒了,刚才睡得好香啊!梦到妈妈了吗?”说这样的话时,妈妈要尽量把语速放慢,让信息有效地传达到孩子的耳朵里。

   有时,孩子在公共场合闹情绪或者不听话时,妈妈也可以利用悄悄话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伸出食指,放在嘴边,发出“嘘”的声音,待他安静后,悄悄趴在他的耳边说“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我在房间里藏了一个好东西,你去找找”等等。

3.不要让耳语成为孩子的惯用表达方式。

   有些孩子说悄悄话处于一种防备心理,一般在众人面前不敢说话,而是寻找可以信任的人悄悄地说。这时,父母要予以足够的重视,找到孩子胆小的原因,反省自己是不是对孩子太凶了或者太严肃了,然后试着给孩子营造一个安全的心理氛围,努力让自己成为他可以信任的人。

   在一些公共场合,父母尽量不让孩子使用耳语交流,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大胆说话。比如,在大人或者其他小朋友面前,孩子不敢介绍自己,这时,父母可以做示范,说:“大家好,我叫××,今年4岁了。”然后鼓励孩子重复一遍。当然,父母不能强迫孩子去说,还是要以引导为主,当他有一点点进步时,要予以肯定和鼓励。

要点四:喜欢接电话,一口气说完“请问你找谁?好的,再见!”

   

   三四岁的孩子会对接电话产生浓厚的兴趣,通常表现在电话铃声一响,孩子飞奔到电话旁,拿起听筒:“喂,请问你找谁?好的,再见!”这个过程还没等对方开口,孩子已经挂断了电话。这个时候,妈妈千万不要认为孩子是在故意恶作剧,因为对于三四岁的孩子来说,这部机器发出的声音简直太奇妙了,这也是一次语言探索的经历。

经典事例

   事例1:

   妈妈在打电话,3岁的壮壮好奇地凑过来,要电话的听筒。这时,妈妈看出了壮壮的心思,拿听筒放在了他的耳朵旁。只见壮壮“喂”了一声,停顿了片刻,妈妈说:“快叫爸爸。”壮壮怎么也不肯叫。

   几天后,壮壮开始了探索旅程,时不时地拿起电话,对着听筒嘀咕着什么。

   事例2:

   萍萍的妈妈接了一个电话,对方找萍萍的爸爸,妈妈解释爸爸不在家后,挂掉了电话。几分钟后,电话铃再次响起,妈妈刚准备起身接电话,只听4岁的萍萍说:“不让妈妈接电话!”接着,她光着脚跑到电话旁:“喂,请问你是谁?不在,上班去了,再见!”接着,电话被挂掉了。

   妈妈很惊愕,女儿竟然模仿自己接电话的样子,中间没有停顿地把她刚才说过的话重复了一遍。

   事例3:

   4岁的儿子最近迷上了电话,喜欢按电话的键盘。妈妈对此也没有太在意,到了月底缴纳电话费时,妈妈才发现当月电话费500多元。原来儿子最近按的电话都拨通了,甚至还拨通了几个国际长途。

教育感悟

  孩子到了三四岁的年龄段会慢慢发现,语言不仅可以从人身上发出来,还可以从电话这部奇怪的机器里发出来,这个重大发现会令他兴奋不已。最初,他只是观望着大人的一举一动。渐渐地,他会模仿着大人的语言和姿势,尝试着自己去拨打和接听电话。但由于他对电话的原理和接电话的礼节并不是很清楚,所以才会闹出类似于事例中的笑话。

  针对孩子的这些行为,父母一定要以一种理解的心态看待。其实,打电话是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交流的一种方式,孩子可以通过与电话那边的人沟通,锻炼自己语言的表达能力。尤其是当孩子表现出对电话的兴趣时,妈妈要适当引导他的兴趣,教他正确使用电话,并向他传播接听电话的文明语言。

妈妈妙招

1.满足孩子的对电话的好奇心。

   有时,妈妈在打电话,孩子在一旁仔细观察,甚至伸着小手要电话。这时,妈妈要满足他的好奇心,试着让他参与进来,鼓励他对着电话说话,使他感受电话那头语言的神奇。

   当孩子平时出现拿起电话听筒,按电话键盘等行为时,说明他已经对电话产生了兴趣。妈妈可以借着这个机会,给他讲一些电话的用途和原理,并教他怎样拨号、接听、基本的问话、答话以及辨别拨号音、忙音等提示音。

2.向孩子传授基本的电话用语。

   妈妈平时要向孩子传授一些接听电话的礼貌用语,比如,接电话时一定要礼貌性地问对方“喂,您好,请问您找谁”;当大人不在家的时候,告诉对方“爸爸不在,需要我为您转告吗”;如果别人打错电话,要对对方说“对不起,您打错了”;准备挂掉电话时,也要等到长辈先挂掉,自己再挂掉。当然,拨打电话时,妈妈也要让孩子先自报姓名,如,“喂,我是××,请问××在吗”,等等。

3.和孩子一起做“打电话”的游戏。

   针对事例3中的男孩迷恋打电话的情形,妈妈一定不要盲目制止孩子的行为,因为这是他探索的一个过程。这个时候,妈妈可以为他准备一个玩具电话或者类似于电话的东西,和他一起玩“打电话”的游戏。

   在游戏中,妈妈可以教孩子打电话的礼貌性用语,也可以通过玩具电话的键盘教孩子认数字,然后用拨打电话的方式检验他所学知识。比如,当孩子拨打错了,妈妈可以在一旁提示:“对不起,你的号码拨错了,请重新再拨。”当他拨对了,妈妈可以模拟电话铃声“铃——”,表示电话接通,然后拿起电话和他聊天。

4.试着让孩子拨打和接听电话。

   当孩子基本掌握了拨打和接听电话的礼仪时,妈妈可以试着让孩子实际操作,就从拨打爸爸妈妈的手机开始。如果孩子接受能力强的话,妈妈可以教他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打电话,问候他们。当然,电话铃声响起的时候,妈妈也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去接听,增加他锻炼的机会。不过,出于对孩子身体健康的考虑,妈妈最好不要让孩子拨打和接听手机。

  

18.秩序敏感期

   三四岁的孩子,会对秩序非常敏感。如果环境中的物体的定向位置以及活动的安排次序等遭到破坏,他看到自己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无所适从,极度不安,就会焦虑、恐惧、哭泣,产生强烈的情绪波动。在秩序敏感期的孩子,会喜欢给物品找“主人”,会把他认为的不在正确位置上东西“归位”,也会因为不符合他的心意或顺序而要求“重来”,还会重复做他喜欢的事情,更会与父母“作对”……在孩子的这个敏感期,父母要注意引导他。

   要点一:喜欢给物品找“主人”,不允许别人用不是自己的东西

   

   给物品找“主人”是孩子3岁左右时在秩序敏感期的一种表现。由于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并熟悉环境,所以他就会喜欢给物品找“主人”,并且认为他所遵守的原则每个人都该遵守。例如,他看到爸爸穿了妈妈的拖鞋,就把要求爸爸把拖鞋“还”给妈妈;看到妈妈用了爸爸的茶杯,就会让妈妈换回自己的茶杯。一旦他所熟悉的规则被打乱,就会感到无所适从,甚至会因此而焦虑、哭泣,甚至发脾气,要求妈妈物归原主。

经典事例

   事例1:

   3岁的悦悦刚才还在小区的绿地旁玩的好好的,这会儿却突然大哭起来。妈妈赶紧跑来问:“悦悦怎么了?”悦悦指了指一个拿风车的女孩继续哭。

   那只风车和悦悦的一模一样,妈妈以为是这个女孩拿了悦悦的风车,就问:“她拿了你的风车是吗?”悦悦说:“不是,她拿的不是我的。”妈妈奇怪地问:“那你哭什么?”悦悦说:“她拿的是婷婷的风车。”“噢,原来是这样。你不要哭了,婷婷会向她要回来的。”妈妈安慰她说。

   “不!”悦悦哭得更厉害了,她说:“不行!别人的东西不能拿!不准她拿!”原来“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这个规则已经在悦悦身上形成了,并且她认为别人也应该这样做。妈妈只好对女儿说:“那你可以带她去把风车还给婷婷。”

   悦悦点点头,牵着那女孩的手走了。过了一会儿,她和那个女孩空手回来,风车已经还给婷婷了。悦悦拉了女孩一下,女孩笑着说:“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事例2:

  笑笑4岁了,她的秩序感很强,爸爸常坐的沙发被她称为“爸爸的沙发”;妈妈常用的梳子被她称为“妈妈的梳子”。她不允许别人动用不是自己的东西。

  例如,爸爸不能用妈妈的梳子,妈妈不能做爸爸的沙发。有一次,爸爸和她开玩笑,抱着她转了一圈又把她放到了“爸爸的沙发”上,她赶紧爬下来,不肯坐爸爸的沙发……

教育感悟

  到了“秩序敏感期”的年龄段,孩子对这个陌生的世界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感知与认识,在他的脑海中逐渐形成一些固定的“秩序”,他觉得每个人都要遵守,一旦谁违规他就很不适应。

  要知道孩子和成人不同,成人也许会认为“别人的闲事不要管”,而孩子却有种内在的秩序感,他需要自己和他人都遵守规则。他坚持谁的东西就是谁的,每样东西都必须物归原主,他人不得动用。在秩序期内的孩子不仅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物品,还不允许家里其他人的物品随意交换使用。

  当他看到有人破坏了规则,使用了别人的物品时,就会认为规则被打乱了。事实上,只有孩子和部分成人才会把规则融入生命,并努力去遵守。这关系到孩子长大后的文明素质、道德、智能状态以及安全感。

妈妈妙招

1.要满足孩子的要求。

当孩子看到父母坐的座位“不对”或穿“错”了鞋子,而提出更换时,应该满足他的要求。妈妈不要认为这是孩子固执、任性的表现,其实秩序敏感期内的孩子发生这种行为是很正常的。此时满足孩子,并不等于惯着他,也不是纵容他的“任性”,这一点妈妈一定要懂,要学会去配合孩子。

2.和孩子做找“主人”的游戏。

   妈妈可以与喜欢给物品找“主人”的孩子做一些找“主人”的游戏。妈妈需要事先找出家里人用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物品,如:爷爷的书刊、奶奶的眼镜、爸爸的拖鞋、妈妈的裙子、孩子的玩具等,请他帮忙把每一件东西都找到“主人”,在他帮大家找到后,大人一定要谢谢他。这样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不但能让孩子学到许多物品的名称,还能让他从家人的态度中了解到:有人帮助自己时要记得感谢对方。

3.给孩子一些专属的物品。

   在孩子喜欢给物品找“主人”的时期,妈妈可以给他一些专属的物品,以培养他的责任心和独立性。妈妈不但要告诉孩子哪些物品是属于他的,他可以决定怎么使用,还要告诉他这些物品可以放在什么地方,应该如何摆放。

   也许刚开始他并不知道如何整理自己的物品,这时妈妈可以协助他整理。但很快,他能学会管理自己的物品。随着孩子专属物品的增多,他对物品的管理能力也会得到锻炼。

4.利用找“主人”敏感期,让孩子物归原主。

   三岁左右的孩子比较好动,而且动作敏捷,在看到别人手里拿着好吃或好玩的东西时,会说:“我要那个。”当其他孩子没有给他时,他往往会直接从别人手里抢过来。

   这时,妈妈可以利用孩子找“主人”的敏感期,问孩子“这是从哪来的啊?”“这是谁的?”然后说:“哦,原来这不是你的。那该把它给谁呢?”这时孩子会意识到,自己并不是这个物品的主人,就会乖乖把东西还给物品的“主人”。

   

   要点二:乐于将所有的东西“归位”,否则就会焦虑不安、哭闹

   

   “归位”是三四岁的孩子在秩序敏感期的另一个表现,他会非常喜欢把所有的东西都“归位”,比如,他看到妈妈把衣服随手扔到床上上,他就会坚持让妈妈把衣服挂到衣柜里;看到鞋架上的鞋子歪歪斜斜时,他就会把它们摆正……如果他不把东西“归位”,内心就会十分焦虑,甚至会用哭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让妈妈去把它们都“归位”。

经典事例

   事例1:

   一位妈妈骑电动车带着3岁的女儿去超市,结果女儿一下就记住了从家到超市的路。当第二次再去超市时,女儿就让妈妈必须走上次的路,而且就连电动车也放在同一个停车场的同一个位置,就连车把朝左还是朝右都得一样,不能有任何改变,否则她就会哭闹。

   有时候,她带女儿去外面吃饭或办事,停车时也要像旁边的电动车那样,要是不一样,女儿就会说:“妈妈,把车把转过来,就像那个电动车一样!”她一边说还一边指着旁边的一辆电动车,简直比看电动车的还严格呢!

   过马路时,女儿坚决不能闯红灯,她看到红灯亮了,就让妈妈停下来,直到绿灯亮了才让妈妈骑车过马路。

   事例2:

  小帆4岁了,他的秩序感非常好,而且还保持着对外在秩序的敏感。他每次进家门后,总是把鞋子脱下来,然后穿上自己的小拖鞋,再把刚脱下来的鞋整齐地摆在鞋架上。他做得十分自然,根本就不用妈妈提醒。

  有一次,妈妈给他擦脸,小帆推开了妈妈的手,他说:“妈妈,我要用自己的毛巾!”这时,妈妈才意识到自己因为太忙乱,手里拿错了毛巾。

  每次吃饭时,小帆总会把餐具摆放得整整齐齐,当他发现爸爸妈妈的餐具没有摆正时,就主动帮助去摆正;吃完饭后,他总会把自己的椅子归位,如果发现爸爸妈妈的椅子没有推到餐桌下面,他就会帮忙推过去……

教育感悟

  关于秩序敏感期,最早在孩子三四个月大时就出现了,但是因为孩子不会表达,而妈妈又对此不太了解,所以很多情况下,妈妈常常会误解孩子的意思。当孩子三四岁时,他就会对秩序非常敏感,而且善于表达。

  对于处于这个敏感期的孩子来说,秩序真的很神奇,他会把所有不“到位”的东西都“归到位”,因为在他看来,周围的环境就是一个彼此相连的整体,已经在他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秩序。只有在有秩序的环境中,他才会感到安全。所以,当他看到那些没有“到位”的东西时,就会有一种不安全感,这种感觉就会促使孩子去“归位”。

  而且,在那种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中,孩子很难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有效的认知,所以他们哭闹也是非常正常的,妈妈对此也应该理解。

妈妈妙招

1.理解孩子的“归位”行为。

   在秩序敏感期的孩子,有一种把物品“归位”的冲动,如果不归位,他就会感到很焦虑。就像上面的事例1,每次都要求妈妈把电动车摆正,否则,她就会哭闹。其实,这并不是孩子任性,而是她内心的秩序感不愿意被人破坏。事例2中的那个小男孩,也是用“归位”的行动在“表达”自己的秩序敏感期。所以,妈妈应该理解孩子“归位”的行为,并允许孩子“归位”,甚至是创造机会让孩子“归位”。

2.利用“归位”敏感期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很多妈妈都认为,当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后,就会变得非常固执,其实,孩子并不是真的“固执”。妈妈应该认真审视孩子的这种“固执”,继而就会认同孩子了。比如,孩子会把全家人的鞋子都按顺序排好,会把餐具摆正,吃晚饭后会把椅子归位……其实,孩子在无形中做了很多事,如果孩子不做,妈妈就得去做。所以,妈妈要利用孩子“归位”的敏感期,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当孩子这么做时,要鼓励孩子,表扬孩子,强化孩子的这种行为。

   这样,一段时间过后,当孩子对“归位”不再敏感时,他已经养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习惯了。从这个角度来看,秩序的敏感就变成了一个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养成良好习惯的好机会。可见,秩序一旦形成,就会转化为品质,并体现在生活中的任何方面,就会成为素质。所以说,是童年成就了一个人的基本素质。

3.与孩子做一些“归位”游戏。

   在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内,妈妈也要利用一切方法增强孩子的秩序感,因为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的。比如,妈妈可以尝试与孩子做一些小游戏。

   这里与妈妈们分享一个小游戏:妈妈将一张白纸作为贴在墙上,在纸上画出一大块地方,告诉孩子,这块地方就是“飞机场”,并在“飞机场”上写上家庭成员的名字,如爸爸、妈妈、宝宝等。然后,再用一些小纸做成“飞机”,在上面也写上家庭成员的名字。这时,妈妈可以先让孩子观察“地形”,再让他把“飞机”降落在“飞机场”的相应位置。

   通过类似的游戏,一方面可以增强孩子的秩序感,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孩子认识家庭成员的名字,一举两得。当然,这个游戏只是一个导引,妈妈还可以做其他各种有意义的游戏来帮孩子增强秩序感。

   

   要点三:不符合孩子心意的事情、顺序不对的事情就得“重来”

   

   妈妈会发现,孩子三四岁时突然变得很固执,坚持每个举动都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来,或者是按自己的设计来完成。如果忽略了他的要求,或者没有准确理解他的意图而导致事情出现偏差,他会固执地要求“重来”。例如,听到门铃响必须是他来开门,如果妈妈开了,他会哭着要求大人出去,重新再开一次;上楼梯时不可以妈妈先上去,否则必须退回来……

经典事例

   事例1:

   3岁半的宝轩每次在妈妈的陪伴下去卫生间,出来时都会主动要求去关卫生间的灯。

   有一次,妈妈顺手把灯关上了,宝轩突然站在卫生间门口哭着不肯出来。妈妈问:“宝轩儿,你是要关灯吗?”被妈妈一问,她哭的声音更大了。

   妈妈把灯打开,让她重新去关掉,她还是不肯。她拉着妈妈走出卫生间,让妈妈重新把她领进卫生间,把灯打开,然后再走到门口,自己伸手去关了灯,这才罢休。

   事例2:

  自从4岁的哲顺学会了系鞋带,就天天要求自己来系,从不让妈妈帮忙。

  这天,妈妈起晚了,眼看哲顺上幼儿园要迟到了,妈妈匆忙给他穿好鞋子,并顺手系上鞋带,要送他去上学。哲顺却无论如何都不肯出门,并哭哭啼啼地去扯自己的鞋带。妈妈这才明白,他要自己系鞋带,只见他把鞋带一点点解开,然后自己又重新系了一遍。

教育感悟

  孩子的秩序敏感期是呈螺旋式上升的,一般有三个阶段:先是会因为秩序受到破坏而哭闹,但秩序一旦恢复就能安静下来;在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后,秩序感便体现为孩子会为维护秩序而大声说“不!”;然后就是为了维护秩序而产生执拗,一旦发现有违反他秩序规则的事情,就要求一切都重新再来。

  “重来”这个阶段可能是妈妈最为苦恼的时期,当孩子对秩序的追求逐渐上升,他便开始对秩序感追求完美。比如睡前一定先脱袜子,再脱裤子,最后脱上衣,顺序错了便不肯睡,而且还要求穿好后,重新脱一边,早晨醒来穿衣服的顺序也是固定的。

  虽然秩序感分很多种情况,如位置的秩序感、顺序的秩序感、道德的秩序感等等,但这些情况却不会一起发生。在孩子的秩序期内,妈妈一定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如果不能保证他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孩子会因此而受挫。

妈妈妙招

1.妈妈要有耐心,并要理解孩子的“重来”。

   在孩子感到自己做事情的顺序被打乱时,会哭闹着要求“重来”,这时妈妈一定要有耐心,不要觉得孩子太过计较而嫌他麻烦,更不能因此对他发火。

   如事例1中的宝轩,她只是要求必须由自己来关洗手间的灯。一般来说,在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上,孩子若是坚持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妈妈就不必去勉强他,顺其自然就好。

2.主动提醒孩子按照“规则”去做。

   事例2中,本来就快迟到了,哲顺还要坚持自己系鞋带,这时妈妈也不要着急。在时间紧急的情况下,妈妈应该提前想好孩子会怎样做,然后尽量不去打破他的规则,而是提醒他系鞋带。

   如果妈妈一时心急,“替”他把鞋带系好,反而会引起孩子哭闹,然后还得重新系一遍。所以,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主动提醒孩子按照他的“规则”去做,不失为一种节省时间的好办法。

3.妈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孩子的自我意识一旦觉醒,就会用抗拒和拒绝别人的方式有意识地练习使用自己的意识。如果孩子正常发展,一般会在7岁后走出自我中心,进入一种和谐顺从的状态。

   但是在秩序敏感期内,孩子即使不断要求“重来”,妈妈也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妈妈情绪烦躁,孩子也一定能够感受到。如果情绪被孩子所牵引,他会变得更加任性和执拗,那只会是双输。所以,妈妈只需要耐心地配合和等待,任何干预和企图改变都是错误的做法。

4.用秩序感培养孩子做事的条理性。

   当孩子十分注重秩序,并要求一切都严格按照顺序来的时候,妈妈可以利用孩子此时期强烈的秩序感,培养孩子做事的条理性。

   例如,在吃饭时妈妈可以每次都让长辈先坐下,然后再让孩子入座,他如果习惯了这种顺序,就能在此时期内学会“长者先,幼者后”的好习惯;在盛饭时,也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孩子也会从内心里建立起长幼先后的顺序。

   所以说,只要妈妈善于引导,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可以帮助他养成不少好习惯。

   

   要点四:喜欢做的事就爱重复,比如垒高、开关灯、藏东西等

   

   “重复”是3岁左右的孩子感知周围环境的方式之一,同时也是他建立秩序感最重要的方式之一。生活中,他常会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一遍又一遍地去做。比如,刚垒好积木推倒再重新垒;他每天都要求穿同一件衣服,脏了也不让换;也会一遍遍地坐电梯,上来又下去……其实,这都是孩子在用重复的方法来感知秩序的存在。

经典事例

   事例1:

   3岁半的聪聪最爱玩的游戏就是藏东西,每次他都把玩具或零食藏起来让妈妈找。可是他每次都把东西藏在书柜里,有时妈妈故意假装找不到,就自言自语地说:“这次藏哪儿去了呢?怎么找不到?”

   如此反复几次之后,聪聪就会忍不住大声说:“这次又藏在书柜里了。妈妈,快去找!”但妈妈假装听不到,就是不去打开书柜的门。聪聪就跑到妈妈面前,生气地说:“妈妈,我都告诉你在书柜里了,你为什么不去找呢?”然后很失望地坐在一边赌气。

   事例2:

  4岁的珠珠喜欢玩捉迷藏,每次她都会让妈妈藏起来,自己去找。而妈妈每次都会藏在卧室的门后面,等着珠珠来找。每次找到妈妈时,她都很惊喜地说:“呀!我找到你了!”

  玩得高兴了,她就会要求妈妈一遍遍地藏,然后她不停地找。为了满足珠珠能找到自己的愿望,妈妈总会藏到相同的位置,而珠珠却总是乐此不疲。

   事例3:

  熊熊两岁半了,每天睡觉前他都让妈妈给他讲“萤火虫”的故事,用妈妈的话来说,“这个故事讲了都快800遍了”。熊熊几乎能把每个段落都背下来,妈妈若是在讲故事时“偷工减料”那可瞒不过熊熊的耳朵。

  一遍又一遍地讲,熊熊倒是很高兴,可讲故事的妈妈却觉得很无聊。

教育感悟

   重复是生命赋予孩子的本能,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孩子需要靠重复获得内在的秩序感。虽然在成人看来,不断地重复做同一件事情,十分枯燥而无聊,但对孩子来说,这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每次都会有新鲜感。

   所以,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快乐成长,就应该满足他重复的要求。要知道,重复是孩子的一种游戏方式,当他了解游戏规则,知道自己能从中获得乐趣时,就会愿意反反复复地玩下去,这便是他为自己设定的秩序。

   社会心理学研究显示,孩子如果有着良好的秩序习惯,在他6岁后就会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自如与和谐。

妈妈妙招

1.了解孩子“重复”中的乐趣。

   在大孩子看来,如果藏得好,别人找不到自己,才会有成就感,而事例1中的聪聪为什么会因为妈妈没有找到他而生气呢?因为在他看来,把自己藏起来就是为了让别人找到以产生秩序感。但妈妈却假装不知道孩子在那里,这就会让孩子产生疑问:“我明明就在这里,为什么妈妈却不来找我呢?”此时,他心中的秩序感就会被打乱了。

   事例2中的妈妈为了帮助孩子建立秩序感,总会藏在相同的地方,让孩子“重复”找到自己。在这个游戏中,孩子体会到了秩序所带来的快感,因此非常喜欢玩这种游戏。所以,当孩子迷上了某种游戏,并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去玩时,妈妈千万不要觉得孩子很无聊,而是应该多陪着他玩这种在他看来非常“有趣”的游戏。要知道,这是孩子成长的一种方式。

2.利用“重复”让孩子汲取一些好的知识。

   当妈妈发现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并开始喜欢反复听同一个故事,好多天也不会厌倦时,一定要事先为孩子选择好的故事书。要知道孩子从故事里吸收的首先是逻辑,然后是情景,最后是概念,而好的故事会一遍又一遍地在他的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记。

   也许某个故事会让孩子懂得一个做人的道理,当然也许这个道理他一时还体会不深刻,但在一遍遍的重复中,故事中的良性规则就会成为另一种秩序,深入到了孩子的心里。

3.“重复”只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环节。

   孩子虽然对“重复”的事情饶有兴致,但父母却会觉得无聊和厌烦。其实,重复只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短期现象,这说明他喜欢生活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要求每个环节都保持一致,并且每天都是如此。不过妈妈不必担心,孩子并不会一直重复,当重复到了一定程度,他会突然进化到下一个阶段,变得十分懂事,并且易容易沟通。

   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一遍遍重复原有的秩序,才能不断巩固孩子内心的安全感,直到他把握了这个秩序的恒定、内化了守恒概念才会安心。这个阶段对于孩子非常重要,只有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孩子的心智才能进一步发展。

   要点五:与妈妈“作对”:不让他玩他偏玩,不让他吃他偏吃

   

   孩子从两岁左右开始,就会出现与妈妈“作对”的表现,一直到4岁左右,他的这些表现都会让妈妈很头疼。这个时候的孩子往往最“不听话”。让他做什么他偏不做,不让他做什么,他却硬要和妈妈反着干;该吃饭的时候不好好吃,不该吃的时候,又不停地往嘴里塞零食,妈妈怎么说都不管用。妈妈这时候要能理解孩子,这同样是他秩序敏感期的表现。

经典事例

   事例1:

   最近一段时间,妈妈发现3岁的女儿很是“叛逆”,对妈妈说的话总是不听。

   吃晚饭的时候,妈妈说:“我们去吃饭好吗?”女儿一扭头说:“不!”到了该睡觉的时候,妈妈哄着说:“我们是不是该睡觉了?”女儿又使劲摇头,大声说:“不!”

   妈妈开始疑惑,为什么之前曾经乖巧的女儿忽然不听话了呢?

   事例2:

  4岁的锐锐爱吃小零食,但零食吃多了,到了吃饭的时候他就不好好吃了。

  于是,吃饭以外的时间,妈妈就不想让锐锐再吃别的东西,但锐锐明显在和妈妈“作对”。妈妈说:“马上要吃饭了,我们不吃巧克力了。”锐锐使劲闹着:“不!”妈妈说:“吃巧克力就不能吃好吃的菜了,我们不吃了好不好?”锐锐依旧说:“不!”

  妈妈怎么说都不听,锐锐的小牛脾气让妈妈倍感疲惫。

   事例3:

  3岁半的小婉虽然是个小姑娘,但她也调皮得很。

  有一天,妈妈陪她到小游乐场玩,玩滑梯的时候,她总是使劲推排在她前面的小朋友。妈妈见状忙说:“小婉,不许推别的小朋友!”但小婉拧起小脖子,一噘嘴,表示她的不服气。从滑梯上滑下来,再去排队的时候,她依然使劲推着前面的小朋友。妈妈生气地说:“跟我回家!”但小婉偏不走,还用手抓紧了滑梯的边,妈妈顿觉头疼不已……

教育感悟

  在孩子2岁左右之后,这种与妈妈“作对”的表现越发不可收拾。到三四岁的时候,看来似乎“叛逆”的行为会更加强盛。在这个时候,许多妈妈都会显得手足无措。

  孩子在慢慢长大,他会有自己的主见,喜欢按照自己的思维去玩、去闹,一旦他的想法或要求被妈妈拒绝,他就会用哭闹或“作对”的方式来发泄不满。

  妈妈也不用很头疼,在这个时期,应该给孩子提供一种有秩序的家庭环境,使孩子能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而当孩子具备内在秩序之后,他的智能也就会逐步构建起来,这种“作对”自然也会消失。

妈妈妙招

1.用正面语言避开孩子的“反抗”。

   两到三岁的孩子就已经开始有一种自我意识了,从这时候起,他就会拼命地保护他的自我意识,无论自己正确与否,哪怕是妈妈的反对,他都会有很强烈的反感情绪。

   这时候,妈妈可以尝试使用一些正面的语言,即,要求孩子去做什么,而不是直接反对他想要做的事。比如,要吃饭的时候孩子却想玩游戏,妈妈不要说“你不能玩”,而是说“我们去吃饭”,要善于用这样直截了当的语言,避开孩子的“反抗”。

2.用非语言行为向孩子表示赞许或反对。

   当孩子坚持他自己的意愿时,妈妈若是一味地制止他,就会出现事例3中小婉的情况,孩子会变得越发地执拗。其实,妈妈也可以采用非语言的方式。因为在许多情况下,孩子会更容易接受妈妈用表情、目光或其他肢体语言所传递的信息。

   当孩子做得好的时候,妈妈可以对他微笑、拥抱以鼓励他;当孩子出错的时候,妈妈可以用严肃的目光或表情示意他犯错了,孩子就会停止错误的行为。

3.尝试主动改变孩子作对的环境。

   孩子会去和妈妈作对,很多时候多是源于妈妈给他创造出来一个“作对”的环境。就像事例2中那样,正是因为妈妈给孩子准备了小零食,所以他才会不停地去吃。若是妈妈能主动改变环境,根本不去给孩子买零食,那孩子自然也就不会跟妈妈“作对”了。

   所以,在某些情况下,妈妈不要因为孩子的“不听话”而去埋怨他,可以多考虑下自身,改变一些做法,不再为他创造“不听话”的条件。

4.让孩子在合理范围内做出选择。

   所谓让孩子“在合理范围内做选择”,就是要妈妈根据当时的情况,给孩子设定一个合理的范围,给他几个有限的选择,让他无论选择哪个都能达成妈妈最初的目的。

   其实,在有些问题上,妈妈的态度应该是肯定而坚决的。不要像事例1的妈妈那样去征询孩子的意见,因为这就为他创造了说“不”的机会,他自然会抓住时机“讨价还价”。比如,孩子无论怎么说都不睡觉,妈妈可以说:“今天睡觉,你是要妈妈给你讲大灰狼与小红帽的故事,还是讲三只小猪的故事?”这样无论孩子选哪一个,他都必须上床睡觉了。

   19.音乐、绘画敏感期

   

   曾有教育家这样描述音乐、绘画敏感期的重要性:如果孩子在6岁之前没有握过画笔、没有接触过音乐,那么这个孩子的艺术天赋很有可能就会就此泯灭。这句话就是在引起妈妈的注意:在6岁之前,孩子都会经历一个绘画和音乐的敏感期。而妈妈若是在这期间对孩子加以培养,注重对他进行一定的教育,那么他就有可能会在未来踏入艺术之门。

   

   要点一:喜欢画画,先是“乱画”,然后才是“会画”

   

   在1岁左右的时候,孩子就会发现笔的奇妙作用,从而开始用笔四处“表达”;而到了2岁,孩子就开始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进行绘画了。到了三四岁的时候,孩子就会把他“乱糟糟”的画画得到处都是。面对这样的情景,妈妈要用正确的态度去对待,不要破坏了孩子绘画的天赋。

经典事例

   事例1:

   4岁时起,晨晨开始喜欢拿着笔乱画。有一次,妈妈指着晨晨画在纸上的“东西”问他:“这画的是什么呀?”晨晨很得意地说:“小汽车!妈妈你看,我的小汽车有翅膀……”

   妈妈笑出了声音:“小汽车怎么可能有翅膀?而且你还画了5个轮子,你见过5个轮子的汽车吗?来,妈妈教你,小汽车应该这样画……”

   晨晨听后,原来兴奋的表情立刻消失了,他直接扔了画笔跑回了自己的房间。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愿意画画了。

   事例2:

  4岁半的小文爱上画画,开始时候她画的画妈妈根本看不懂,但妈妈还是耐心地听小文给她讲画里的故事。妈妈每次都用欣赏的语气来评论小文的画。而且一有机会,妈妈还会带她走出家门,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慢慢地,小文的画画得越来越像样了,而且她还开始关注细节。她的笔下出现了更加美丽细致的图案。

教育感悟

  在这一个敏感期之内,孩子往往不用妈妈去引导,他自己就会拿起笔来画画。有人说,绘画敏感期是孩子天然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孩子会根据自己内心的理解和自己的喜好,任意地去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表达他的情感,表达他不同于成人的感悟。

  有些妈妈习惯于在这段时间去纠正孩子的乱画行为,认为他这样就是不守规矩的表现。其实,孩子只是在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他在用独特的视角,来表达他对世界的认识与理解。

  妈妈应该正确看待这一敏感期,在这个阶段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干预,要允许他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感觉和想法。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会通过色彩、线条等方式来表现自己,并且还会极有成就感,这对他来说是一种愉快的成长经历。

妈妈妙招

1.给孩子足够的自由,让他去画。

   处于绘画敏感期的孩子,手中的笔是活泼的,他只会按照自己的喜好去不停地创作。有时候他的学习热情甚至会让妈妈都很惊讶。所以,妈妈要遵循孩子内心的需求,尽量给他足够的自由,让他能够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去创作。在充满自由气氛的环境中,孩子的天赋就会很容易被激发出来。

   妈妈不要随便就去制止孩子的“乱画”行为,这是他天赋发展必然要经过的一个时期。若是此时妈妈制止了孩子,那么以后再想让他拿起画笔就很难了,因为到那时候,他对绘画的学习欲望可能早已消失。

2.不要随便嘲笑和纠正孩子的画。

   孩子认识世界的能力还不强,他用画笔所表达出来的事物可能会与真实世界完全不一样,也许在他心目中,苹果可以是蓝色的,太阳可以是方的,漂亮的花就要长得比树大……但这却恰恰体现了孩子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

   妈妈不要随便嘲笑孩子,更不要按照成人的思考模式去纠正他的画。因为孩子画出来的最原始状态的画就是他最好的作品。他一旦被否定和被要求,就有可能会像事例1中的孩子那样,自尊心受到打击,绘画敏感期很快就过去了。

3.妈妈要能给予及时适当的引导。

   当然,让孩子自由去发展他的绘画天赋,也不是指的要妈妈什么都不管,一任孩子漫无目的地乱画。在适当的时候,妈妈要给予及时恰当的指导,让孩子的画能够在指导中再跨一个新台阶。当他看见自己的画与之前相比有了一定的进步的时候,他也会有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这将更能激发他绘画的积极性。

   妈妈可以向事例2的妈妈学习,欣赏孩子的所有作品,并利用有利时机让他能尽情探索,让他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努力画出更好的画来。

4.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绘画能力的提升。

   有的妈妈在看到孩子开始拿笔乱画的时候,就认为他很有绘画天赋;而等到看见孩子能画出像模像样的画时,她就会觉得他一定是未来的画家。

   于是,妈妈就开始不断地要求孩子,更是不断地培养他,甚至把他送进美术培训班。这样做是不对的。孩子绘画能力的发展也是有一个过程的,拔苗助长对他是不会有好处的。

5.妈妈要知道,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成为画家。

   另外,妈妈也要能认识到,所有的孩子都会有绘画敏感期的出现,但不是所有的孩子未来都能成为伟大的画家。所以,妈妈不要以此就断定他一定是有很大的天赋,并不惜一切代价地去培养孩子。这样一来,他将体会不到绘画的快乐,即使他的未来有成为画家的可能,这个“可能性”也可能会在妈妈的强制“培养”下消失。

   要点二:要给孩子好的音乐环境,但不强迫他学习某种乐器

   

   每个孩子都会具有音乐天赋,当他还处于婴儿时期的时候,一听到音乐他的身体就会很自然地产生一种反应。而在4岁左右的时候,孩子的这种反应就会变得很强烈,这时候他就进入了音乐敏感期。在这个阶段,如果妈妈能满足孩子内心对音乐的需求,那么他的音乐天赋往往就能最大程度地开发出来。

经典事例

   事例1:

   4岁的潇潇每当听见音乐声的时候,都会跟着乐声翩翩起舞,嘴里还跟着哼唱。妈妈认为潇潇很有音乐天赋,将来一定是个音乐家,于是就给她买了一架钢琴。妈妈刚买回钢琴的时候,潇潇很兴奋,每天都认真练习。但一段时间之后,她渐渐没了兴趣,即使妈妈催促,她也不愿意去练习了。妈妈很是着急,这样的话潇潇怎么能成为音乐家呢?

   事例2:

  4岁半的儿子非常喜欢音乐,每当电视里有音乐声响起来的时候,他都会跟着音乐也哼几声。但他只要一开口唱歌,妈妈就会在一边笑得不行,她通常都摆手说:“你别唱了,小鸭子叫一样,还没有准调。”久而久之,儿子觉得自己唱歌一定很难听,他慢慢地再也不开口唱歌了。

教育感悟

  音乐以其跳跃的音符,优美的曲调征服着许多人的心。孩子也一样,在4岁左右的时候,随着音乐声起,他的身体会很自然地跟着摆动,也会随着乐声哼唱曲调,他甚至还会突然就对某种乐器的学习很感兴趣……

  很多时候,孩子以他对音乐的热情回应,来向妈妈发出一个信号:他需要音乐。在这种情况下,妈妈如果顺应了孩子的意愿,及时地让他接触音乐,这时候他的音乐天赋就有可能会被很好地开发出来。而若是妈妈引导得当,孩子在音乐方面也许会有很好的发展。

  在这一敏感期中,妈妈只有悉心呵护,谨慎对待,才不会让孩子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受到影响,才不会使他的音乐天赋迅速消失。

妈妈妙招

1.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

   妈妈在这一段时间里,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充满音乐的生活环境,让他在环境的熏陶下使天赋得到自然发挥。

   首先,妈妈要选择合适的音乐,这个阶段的孩子多会对节奏变化较大的经典音乐感兴趣。所以妈妈可以为他选择一些这类型的且较为高雅的音乐,不要放流行歌曲,以免孩子被某些歌曲中的不良因素所影响。其次,如果有条件,妈妈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音乐设备,尽可能多地让他去接触不同的乐器,通过每种乐器发出的不同的声响,来极大程度地调动他对音乐的兴趣。最后,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欣赏音乐。

2.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评价和打击孩子。

   孩子对音乐的敏感,会使他不自觉地就开口哼唱。也许他还咬字不清晰,也许他根本唱不到调上,也许他还会自己改词,但这些都是他在表现自己的音乐天赋,他乐在其中。妈妈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评价孩子的歌声,更不要去打击他。

   就如事例2,妈妈也许是无心的嘲笑,却会给孩子今后的人生留下阴影,他会真的认为自己“五音不全”或者“唱歌难听”。所以,不论孩子的歌声是怎样的,妈妈都应该给予他鼓励,让他尽情发挥音乐天分,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一敏感期。

3.不要强迫孩子去学习音乐。

   在音乐敏感期,孩子对音乐感兴趣,喜欢音乐,但这并不是说他必须要在这个方面有所发展,妈妈不可以强迫孩子去学习某种乐器以发展他的音乐天赋。即使是要孩子去学习音乐,也要征询他的意见,要照顾到他的兴趣。事例1中的潇潇就是个例子,妈妈的强迫不但没有使她的音乐天赋得以继续发挥,反而是她自己失去了学习音乐的兴趣。当然,如果孩子特别愿意学音乐,也可以顺应他的兴趣与意愿,让他接受专业的教育。

4.要理智看待“孩子喜欢音乐”这件事。

   在这一个敏感期内,孩子都会喜欢音乐。但喜欢音乐的孩子也不一定非要成为音乐家,妈妈也决不能抱着“将孩子培养成音乐家”的心态去要求他认真学习音乐,否则,他同样会失去学习的乐趣。而且在妈妈给予的压力之下,孩子也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学好音乐的。

   其实,妈妈可以这样想:音乐敏感期使得孩子拥有了学习和了解音乐的机会,这将会使他产生良好的乐感,并且还能培养他的音乐欣赏水平。这对孩子的人生来说,就已经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了。

   20.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

   

   一般来讲,在1岁半到2岁左右,孩子开始进入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这一敏感期一直会持续到4岁。在这一阶段,他经常会对一些很小的东西,比如蚂蚁、小石子、线头、小纸屑等东西很是关注。在这个敏感期,孩子的观察视角往往多会关注许多细枝末节,越是微小的东西他关注得越多。所以,在这个时期,妈妈不要用成人宏观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要允许孩子进行这些观察,并通过适当的引导保护他的观察兴趣。

   

   要点一:在室外,关注蚂蚁、小豆子、小花瓣、小石子,等等

   

   许多妈妈都会遇到这样的情景:孩子蹲在一个地方一动不动,眼睛只盯着地上爬来爬去的小蚂蚁;或者看到地上的小石子,孩子就会跑过去一个一个地捡起来。他的这些举动在妈妈看来也许会觉得很无所谓,蚂蚁有什么好看的?小石子有什么意思?但孩子的心里却完全不这么想,在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中,他对这些小东西都会有莫大的兴趣。

经典事例

   事例1:

   妈妈本是想带3岁半的天天到小公园玩一会儿的,但现在他蹲在公园的小路边却一动不动。妈妈过去一看,原来天天发现了一堆小蚂蚁,这些蚂蚁正把游人掉在地上薯片碎片搬进洞里去。

   妈妈开始还能耐着性子陪着,但半个小时过去了,天天依然没动地方。妈妈只得走过去拽起了天天:“走了,我们回家吃饭。”天天不想走,挣了挣手臂,妈妈说:“别看了,蚂蚁有什么好看的?回头爬你身上咬你。”天天一听,立刻不高兴了,而且还有些害怕了。从那以后,他再也没观察过蚂蚁。

   事例2:

  妈妈发现3岁的小茹开始喜欢观察小蚂蚁、小花朵了,于是她决定带着小茹到公园去看更多的东西。可是到了公园后,妈妈却并没有松开手,而是指着公园里各式各样的花草树木,像个导游似的给小茹讲解。开始小茹还能认真听,但不一会儿她就觉得没意思了,她想去看路边凋谢的小野花的花瓣,可妈妈却依然拉着她给她讲前面不远的那棵树……

教育感悟

  为什么蚂蚁对孩子的吸引力甚至大过美味的饭食?为什么去看路边的野花都要比了解植物的名字更能打动孩子的心?其实这都是因为孩子处于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之中。

  每个孩子都要经历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在这个时期里,越是微小的东西越能引起他的兴趣。而有时候这个时期被某种因素耽搁之后,它的发生时期还有可能会推后。在这一时期内,小蚂蚁、小石子、小豆子、小野花等微小的东西,在孩子的眼中都是无比神奇,且又充满无限乐趣的。尤其是小蚂蚁,孩子会用各种方式来表现他对观察蚂蚁的热情。

  所以,妈妈这时候要放平心态,不要因为孩子观察蚂蚁而觉得那没有意义,也不要因为他数小花瓣而觉得那是在浪费时间。这种对微小事物的细心观察,将对孩子心理的发展以及观察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影响。

妈妈妙招

1.给孩子创造适当的观察机会。

   妈妈可以为孩子创造观察的机会,比如带他一起寻找路边的小蚂蚁洞,并陪着他一起观察。在这个过程中,妈妈也可以给孩子做一些讲解,让他既能体会到观察的乐趣,还能从中学到知识。

   当然,妈妈创造的这个机会也有要求,就是要保证孩子的安全以及健康。不要让他在车辆经过的路边等地方观察,也要适当控制他的观察的时间,否则就会对他的身体形成伤害。

2.别强行打扰孩子的“观察工作”。

   孩子的观察在他自己看来,其实也是一种“工作”,一种值得他聚精会神去做的“工作”。但有许多妈妈却会有类似事例1中妈妈的做法,在孩子观察某些东西的时候,直接就来打扰他,甚至是阻止他。妈妈在阻止过程中的训斥、威吓,也许会对他的心理产生消极的影响。

   所以,妈妈不要强行打扰孩子的这种“观察工作”,完全可以给他一些时间,最后让他自己主动离开。不要去破坏他的认识过程,因为这也是在培养孩子专注的品质。

3.不要强制性地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有的妈妈有这样的认识:既然观察细小的事物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那就直接将许多小东西摆在他面前,一个一个让他认好了。这样的方法就是在强制性地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这种方法,并不一定会引起他的兴趣。因为孩子都是先对某一个小事物产生了兴趣,之后才会积极地去认知这一事物。

4.多带孩子进入大自然,让他自己去观察。

   对于刚刚开始认识世界的孩子来说,大自然是他最好的老师。所以,妈妈可以多带孩子进入大自然,去亲身体会并观察事物。

   在让孩子接触自然的时候,妈妈不要提前就给他设定一个目标,也不用一定要让他去认识什么,这样就会阻碍他体验大自然的乐趣。事例2中的孩子就是因为妈妈的“讲解”,反而失去了观察的欲望。妈妈要明白,在这一敏感期的孩子,只愿意去观察他感兴趣的事物,所以妈妈的“针对性教学”也要以孩子的兴趣为主。

   要点二:在室内,关注小线头、头发丝、纸屑,等等

   

   孩子在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里,在室内还会关注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东西,比如小线头、头发丝、纸屑,等等。他会捏起一个小线头转手又扔掉,或者是攒在一起,也会盯着一些碎纸屑不放。这时候,妈妈也不用很担心,也没必要惊慌,耐下心来“欣赏”孩子的这些可爱举动就好。因为一段时间过后,这些行为会自然消失。

经典事例

   事例1:

   妈妈给衣服缝扣子,每缝完一个扣子,就会从针上拆下一小截线头。3岁的苗苗就在一旁不停地用手捏起小线头往空中扔,看线头慢慢落地,自己还咯咯地笑几声。妈妈看苗苗开心的样子,自己也笑了起来。于是,缝完扣子后,妈妈索性取了长长一的截棉线,剪成了许多小线头,和苗苗一起玩了起来……

   事例2:

  3岁半的小蕊有一段时间喜欢收集头发丝,不管是妈妈的、爸爸的,还是她自己的,她都宝贝样的捡起来,然后藏在自己的小枕头里,有时候她还会自己对着小枕头说悄悄话。

  一天,妈妈给小蕊洗枕套的时候,扔掉了这堆头发。小蕊晚上睡觉时,忽然发现自己的“宝贝”不见了,她跑去问妈妈,妈妈告诉她那些东西不卫生所以扔了。小蕊听到这里“哇”的一声哭了起来,而且哭了许久,直到睡觉做梦都在哭。妈妈有些不知所措了,那些头发对小蕊有这么重要吗?

教育感悟

  小线头、小纸屑,甚至是细小的头发丝,这些东西在妈妈看来完全就是要归入垃圾的行列里的。但当孩子处于关注细小事物敏感期的时候,这些东西就是他的宝。所以,妈妈不要刻意阻止孩子对这些小东西的关注。

  孩子的内心世界很独特,妈妈要知道,对小东西的格外注意其实也就是他观察能力的开端。所以,妈妈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妈妈自己也要表现出足够的耐心,这种有意识地对他观察能力的培养,可以使他将来养成细心的好习惯。

  当然,这个敏感期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一旦妈妈发现孩子开始学着自己有模有样地扫地、收拾东西的时候,那就意味着他的这一敏感期已经过去了。这也表明孩子正在成长,他对周围环境的认识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也逐渐认识到自己是生活在人群之中的。

妈妈妙招

1.不要随便打断孩子的观察兴趣。

   把床单上的小线头反复地捏起来,扔出去,孩子的这些举动在妈妈看来也许是可笑的,但他自己却觉得很有意思。

   对于小线头、小纸屑一类的小玩意儿,妈妈只要随孩子自由去处理就好。妈妈不要随便打断孩子的观察兴趣,甚至去阻止他继续进行某些行为。因为一旦打断了他的观察兴趣,他的内心深处的某种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对他的心理造成伤害。

2.别随意丢弃孩子收集的小玩意儿。

   当孩子对一些小东西格外感兴趣的时候,他就会去收集。有时候妈妈会很不理解孩子的这种收集行为,因为他收集的东西既没有收藏价值也没有学习意义。

   其实,孩子的这种收集行为只是他心智发展的需要。因为他感觉到自己的弱小,但却又无法改变这一事实,于是他就会关注一些和自己同样弱小的事物,甚至会把爱转移到这些事物上来。就如事例2中的孩子那样,她认为她这样做就可以保护她的“宝贝”。遇到这种时候,妈妈不要随便就丢掉孩子的这些小收集品,可以给他找一个小盒子让他专门存放,以此来保护他的这种行为和心理。

3.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些小玩意儿。

   像小线头、小纸屑等一类东西对孩子来说是不具有什么危险性的,而孩子又对它们这怎么感兴趣,所以妈妈可以为他创造一些类似的小玩意儿,让他自由地去玩耍。如果条件允许,妈妈还能像事例1中的妈妈那样,和他一起玩耍。这样一来,孩子既体会到了快乐,也更加深了亲子间的感情。

4.妈妈也要警惕一些小东西。

   虽然孩子对小东西关注的心是需要妈妈去保护的,但是妈妈自己也要提高警惕。因为一些小东西也许存在潜在的危险。

   妈妈要注意的东西有许多,比如一些玩具里很小的塑料球不要让孩子误吞下去,很小粒的药丸也要放在他够不到的地方,衣服里的干燥剂、地上的老鼠药、蟑螂药更要引起妈妈的重视,不要让孩子误食,等等。总之,妈妈要让孩子既能感受到关注小东西的乐趣,培养他的观察能力,又要保证他的身体健康与安全。

21.动作敏感期

   

   孩子从出生后就进入了动作敏感期,当妈妈把手指放到婴儿的小手心里,他立即会抓住不放,若是将某个东西靠近他的嘴角,他也会迅速地吸允,这些都是孩子在动作敏感期的体现。动作敏感期会从0岁持续到6岁,在这期间孩子爱玩的游戏也会不断改变。妈妈会发现有段时间他特别喜欢捉迷藏,过段时间又会喜欢上垒高游戏,也许还会喜欢上各种的游戏。这些游戏有益于孩子的肢体发育,并能帮助他提高对空间的感知能力。

   

   要点一:孩子对“捉迷藏”非常感兴趣,喜欢把自己藏起来

   

   孩子在2—4岁时,会把自己藏在门后面、床下、桌子下、书橱等处。孩子为什么会喜欢藏起来呢?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喜欢玩耍,还因为这是他探索空间的一种方式。在捉迷藏的过程中,孩子不仅能增加其动作的协调能力,还会提高对空间的感知能力。

经典事例

   事例1:

   “勤勤,吃饭了。勤勤?”妈妈喊着,却不见4岁的女儿去哪儿了。“勤勤——”女儿到底哪去了呢?阳台没有,书房没有,卧室没有……

   妈妈已经开始着急了,她推开洗手间的门,发现门不能完全打开。妈妈向门后一看,“嘻嘻……”女儿笑着从门后溜出来。妈妈摇摇头,真是无奈,想要批评她两句,但看她可爱的样子又不忍心。“宝贝儿,你让妈妈着急了。”妈妈故意皱起眉头说。“嘻嘻,妈妈找到我了。”勤勤高兴地说。“唉,真是拿你没办法。”妈妈叹了口气。

   事例2:

  妈妈在客厅看着电视,却发现3岁的旭旭自己玩了好久都没出来。去房间看看他在做什么,妈妈想。

  一开门,妈妈吓了一跳——床上的被子都被他扯到了地上,可是儿子呢?“旭旭,出来!”只见旭旭从被子下面爬了出来。“你在做什么?”妈妈生气地问。

  “我在钻地洞,藏在地洞里。”旭旭说。“地洞?你把被子放在地上当地洞来钻?”妈妈不解地看着儿子,突然妈妈明白了,原来儿子是在模拟一个地下的空间。

  妈妈不生气了,转而问儿子:“你在地洞里都看到什么了?”“小鼹鼠在地洞里,就是动画片里的小鼹鼠。”旭旭说。原来儿子看了动画片后,十分想知道地下的空间是怎样的,于是就像小鼹鼠一样藏进了“地洞”,妈妈觉得旭旭真可爱。

   事例3:

  3岁半的璐璐十分喜欢和妈妈玩捉迷藏的游戏,每次璐璐藏好后,妈妈都假装在寻找,然后惊喜地喊道:“哎呀!原来你藏在这里了。”璐璐就会“咯咯”地笑起来,说:“妈妈,再来。”然后又兴致勃勃地藏起来,等着妈妈找。

教育感悟

  不同的空间可以容纳不同的物品,但孩子偶尔会发现某些空间还可以容纳自己的身体。在不同大小的空间里,会有不同的感受,从“大空间”藏进“小空间”,孩子喜欢大小空间交替所带来的乐趣。这时,孩子就会喜欢上“捉迷藏”,常常把自己藏起来,乐此不疲地用自己的身体去感受空间的神奇。

  其次,在捉迷藏的游戏中孩子还能获得各种方位的概念。等他略长大一些,就会喜欢与其他小朋友玩规则更多的捉迷藏游戏了,并且会在游戏中学会寻找更为隐蔽的空间,并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

妈妈妙招

1.不要责怪“藏”起来的孩子。

   妈妈如果不了解孩子在动作敏感期时喜欢探索空间的行为,就因为孩子常常“玩失踪”而感到恼火。不明白他为什么总是让自己担心,总是藏起来让自己找不到他。如事例1中的妈妈,在不了解原因的情况下,突然发现女儿不知道哪去了,就会十分着急。其实,这只是孩子想要和妈妈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所以,妈妈不要因此而责怪孩子。

   当妈妈发现孩子藏起来时,不要以为她是故意让自己担心的,要知道这只是孩子在动作敏感期的正常表现。妈妈不妨假装寻找一会儿,然后再找到他,这样孩子一定会很高兴。

2.理解“藏”起来的孩子。

   当孩子在电视上或图画书中看到某些地方时,这些不同的空间就会在他的脑海中留下印象。他会想象如果自己在那样一个空间里会有怎样的感受,另一种空间是怎样的呢?所以,他会按照自己的想象模仿另一种空间的生活。

   如事例2中的旭旭,在看了关于小鼹鼠的动画片后,就会模仿小鼹鼠钻地洞的样子,把自己藏在被子里。对于他来说,这种隐蔽而奇妙的空间,给他带来了许多的乐趣。这时妈妈要理解自己孩子,不要以为这是他调皮淘气的表现,其实他只是在玩一种探索空间的游戏。

3.和孩子一起捉迷藏。

   在孩子看来捉迷藏十分有趣,但妈妈可能会觉得找来找去的游戏很无聊。尽管如此,面对喜欢捉迷藏的孩子,妈妈也应该配合一下。常常和孩子一起捉迷藏,孩子会感到很开心。所以,妈妈要满足孩子的探索需求,让孩子快乐地度过每一个敏感期。

   要点二:孩子把物体摞起来,垒高,推倒,再垒高,建立三维空间感

   

   孩子在三四岁时往往会开始喜欢“垒高”,他把积木一块块地垒起来,然后推倒、再垒高、再推倒……不厌其烦。不仅仅是积木,有时他还会把家里的东西搬到一起,摞起来,然后推倒、垒高、推倒……其实,垒高是孩子在动作敏感期的一种表现,是他对空间感受的一种过程,这个敏感期有可能会延迟到孩子的小学阶段。由于孩子是通过物体的位置来感知空间的,所以妈妈可以借这个机会让孩子了解更多的空间概念。

经典事例

   事例1:

   妈妈和3岁的姚遥一起玩积木盖房的游戏。姚遥把较小的积木放在下面,把大的放在上面,然后一块又一块地往上垒。妈妈并没有去提醒姚遥,而是任凭她继续垒高,结果姚遥的房子还没有盖好就倒了。可她并没有因此而失望,反而高兴地拍起了小手,然后又开始垒。

   拿起积木,姚遥似乎有点犹豫,好像在想先放哪块才好呢?这时,妈妈指着大一点的积木说:“这是大的,先放大块的房子就不容易倒了。”在妈妈的指点下,姚遥先把大积木放在下面,然后又把小的垒上去,一块又一块地把大房子盖好了。

   看着高高的房子,姚遥又忍不住去推,“哗啦”一声积木散了一地。她又高兴地从头垒起,这次她已经知道先把大积木放在下面了。

   事例2:

  妈妈常和4岁的知晓一起玩垒高游戏,她先是在地上画一道白线作为出发点,然后让知晓从出发点拿篮子去把放在远处的积木取回来,最后回到出发点把积木垒高。

  有时妈妈还会和知晓比赛,每人一堆积木,都拿篮子去取,看谁取的最快,垒的最高。每次玩起这个游戏,知晓和妈妈都会非常开心,而且她取积木的速度越来越快,并懂得怎样才能垒高积木而且不让它倒掉。

教育感悟

  孩子在1岁多时就能把积木垒的高高的,而且也会推倒积木,当妈妈因此而觉得孩子可爱,并做出逗他笑的反应后,孩子就会对这件事感兴趣。但这种感兴趣大多是固守在孩子对妈妈的反应的兴趣上,而不是对垒高这件事情本身感兴趣。

  当孩子三四岁时,垒高就成为了他非常喜爱的一种游戏,他将物品垒高的过程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思维过程。在不断垒高、推倒、重垒的过程中,孩子逐渐建立了三维空间感,并促进了他的视觉、触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同时,在拿物品并垒高的过程中,孩子的肢体肌肉也能得到良好的锻炼,眼、手、脑的并用也逐渐趋向协调。所以妈妈要支持孩子的垒高游戏,不要因为自己觉得这样重复的游戏无趣,而禁止孩子垒高。

妈妈妙招

1.通过垒高让孩子了解更多的空间概念。

   通常,孩子对空间概念的理解都是在游戏中获得的,妈妈不妨利用孩子的空间敏感期让他多了解关于空间的概念。如事例1中的姚遥就是在垒高的过程中感知空间,并且妈妈在充分利用这一敏感期,让她明白了大的物体放在底部会比较牢固的道理。

2.让孩子拿安全的物品垒高。

   在孩子喜欢垒高的时候,妈妈要注意他使用的物品是否安全。比如,不能拿易碎的物品玩垒高,否则不但容易摔碎物品,还容易被碎片扎伤。

   在孩子的动作敏感期内,妈妈要把不安全的物品放好,如玻璃、陶瓷、金属等材质的物品在垒高并推倒后容易扎伤或砸伤孩子,妈妈要将此类物品收起来,避免孩子拿去玩垒高。

3.别禁止孩子的垒高行为。

   孩子会把各种各样的物品拿来玩垒高,他只享受垒高、推倒的乐趣,而妈妈也许会觉得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作用,不能随便堆叠摔打。看着孩子将物品垒了又推,妈妈也许会觉得无聊而枯燥,但孩子正是在垒高的过程中感知空间的存在的。

   所以,面对孩子反复的垒高行为,妈妈不要去禁止他。即使孩子将所有的玩具都拿去垒高,甚至把各种生活用具也拿去垒高时,妈妈也不要生气,更不需要告诉他生活用品不是玩具,只需要让他尽情地垒高就可以了。

4.和孩子一起做垒高游戏。

   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都会受到妈妈的影响,如果妈妈能抽时间和孩子一起玩垒高游戏,他就会玩得更加高兴。如事例2中的妈妈就常和知晓一起玩垒高游戏,她不但陪着女儿垒高,还把垒高设计成竞赛游戏。这样不仅让孩子在拿起放下积木的过程中锻炼了手部肌肉的控制能力,在取积木的时候还锻炼了腿部肌肉,同时妈妈还会体验到亲子互动的乐趣。

   

   要点三:玩水,玩沙对孩子有强烈的吸引力

   

   妈妈会发现越是下雨天孩子越是要跑出去在小水滩里使劲踩,非要把水花溅起来才高兴。不管妈妈怎么劝阻,他还是踩着水花自得其乐。若是下起大雨就更高兴了,哪怕淋湿他也要在雨中嬉戏。每当走过工地旁的沙堆,他总偏偏要从这“小山上”踩过去,伸手抓起沙,再扬出去。有时还会蹲在沙堆边,挖起“山洞”来。孩子为什么这么喜欢玩沙、玩水呢?

经典事例

   事例1:

   滴滴答答的小雨渐渐下大了,地上的小水滩冒起了水泡。5岁的暖暖拿起妈妈给买的小雨伞就冲了出去,举着小伞在水滩里踩起了水泡。“暖暖,快进来,下大了要被淋湿的。”妈妈喊道。“不嘛,玩会儿!”暖暖说。

   雨越下越大,小雨伞已经不起作用了,暖暖的身上开始被淋湿,但兴致勃勃的她丝毫没有回屋的意思,依然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唉,真是拿她没办法。这孩子也不知怎么了,越是下雨天越要往外跑。”妈妈叹了口气说。

   事例2:

  小区里因为修花园,工地上堆着一堆沙子。4岁的小欧非常喜欢在沙堆上玩耍,他抓起一把沙子,让沙从指缝中流下来落在手臂上,再从手臂上落下。有时,还在沙子上挖起洞来,不仅有“山洞”,还有“小河沟”,有时还堆起“小山”,硬纸板支在沙子上就当小房子。每次小欧来到沙堆旁,一玩就是一两个小时,妈妈不叫他回家,他就不肯离开。

  可是小欧经常去施玩沙子,妈妈感觉很不安全,索性为他买了一袋净沙,制作了一个沙盘,让他回家玩。不但如此,妈妈还小欧一起玩。他们用小铲子铲起沙,并把它装在不同形状的小盒里,倒出来的沙就会有不同的形状。玩沙子渐渐成为小欧最喜欢的游戏。

教育感悟

  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喜欢玩水和沙子?原来水和沙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都没有固定的形状,类似于一件变幻莫测的玩具。

  水可以静静地流淌,可以拍打着溅起水花,也可以装在不同的容器里,用手在水里画圆圈还能看到一个个的小漩涡。对于孩子来说,水不仅仅晶莹剔透非常美丽,而且还很神奇。而沙子不但是固体的,也是流体的,它变化多端又易被掌握。它多变的形态和多种多样的玩法满足了孩子创造和想象的需求。

  除了水和沙子以外没有任何一种玩具能如此多方面地满足孩子的需要。所以,妈妈不要以怕孩子被淋湿、怕沙子会弄脏衣服等理由禁止他玩水和沙子。

妈妈妙招

1.允许孩子玩水。

   妈妈常因为孩子见到水就想玩、下雨天他也要到处跑而生气。其实,玩水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孩子在玩水的过程中可以熟悉水的特性,了解到水是流动的、无色无味的、透明的,而且同时还能锻炼身体,有益于孩子的健康。

   所以,面对爱玩水的孩子,妈妈不妨让他尽情去玩。如果孩子像事例1中的暖暖一样喜欢下雨天出去踩水泡,妈妈可以为孩子买一件透明的小雨衣,让他踩水泡时不会被淋湿,也不必举着雨伞,这样可以尽情地玩耍。

   另外,妈妈还可以在浴室为孩子准备一个盛满水的大盆和一些皮球、小船、能够飘浮的玩具等,让孩子置身于水的世界里,他会觉得十分新鲜,并会越玩越有趣。妈妈还可以引导孩子玩出许多花样,如拍打水面溅起水花、用手指画出漩涡、用水杯盛满水再倒进去发出哗啦啦的水声。妈妈还可以让他把玩具丢进水里,他会发现有的玩具会下沉,而有的却浮在水面上。多种多样的玩法,会让孩子眼花缭乱,乐不可支。

2.和孩子一起玩沙子。

   虽然孩子十分喜欢玩沙子,但妈妈还是要让他远离建筑工地等处,去安全的地方玩。比如,可以为孩子制作沙盘,让他回家玩沙子。玩沙的沙盘可以放在阳台、走廊、院子里等处,这样就不会弄脏了屋子。

   妈妈还可以为孩子买来小铲子、小桶等玩具,让他在沙堆上挖洞、筑堤,用小铲子往小桶里装沙子然后再倒出来,还可以用小碗当模具制作一个个沙堆。总之,沙是没有固定形状的,可以让他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玩耍。

   值得注意的是,在孩子玩完沙子后,妈妈要让他仔细洗手,并且要常常给喜欢玩沙的孩子剪指甲,注意不要让沙子残留在指甲或小脚趾之间。沙盘的沙子要尽量选用细沙,这样沙子的摩擦力小,就不会因沙质粗糙而造成擦伤。

3.有机会可以带孩子去海边。

   妈妈如果有时间可以带孩子去海边,让他在沙水之间寻找乐趣。事实上,不仅是孩子,成人也乐意玩沙。在沙滩上,赤脚踩在柔软的沙上,就能毫无距离地亲近大自然。妈妈可以在海边和孩子一起戏水、玩沙子,享受海滩的乐趣。

   要点四:喜欢剪、贴、涂,开始很自然地、有意识地使用一些工具

   

   当孩子到了三四岁时,出于好奇和好动的本能,开始对于一些手工工具和材料感兴趣。他开始喜欢用剪刀剪纸张、玩贴画,并且为书上的图形涂抹上不同的颜色。这是孩子学习手工的开始,妈妈不要觉得孩子是在淘气,拿着剪刀乱剪、用彩笔乱画,更不要禁止孩子的剪贴和涂抹行为,而是应该鼓励孩子大胆动手去做,从而锻炼孩子的创作能力。

经典事例

   事例1:

   4岁的贤亭最近特别钟爱手工制作,每天回到家都拿来剪刀、彩笔、纸张,不停地剪剪画画。

   这天,妈妈过生日,贤亭特意为妈妈制作了一张贺卡。一张厚厚的白纸对折后,上面画有红色的房子、绿色树,房子的前面还有一只黄色的小鸭子。当天的生日宴会上,贤亭亲手将贺卡送给了妈妈,妈妈非常高兴地说:“乖儿子,谢谢!瞧瞧,画得多好啊,还在上面贴了一只小鸭子。太漂亮了!”

   自从受到妈妈的夸奖后,他更喜欢剪剪画画了。

   事例2:

  自从妈妈带5岁的诺诺看剪纸展览回来,诺诺就喜欢上的剪纸。回到家总是随手拿起张纸就折起来,然后拿着剪刀剪出各种不同的形状。

  看到女儿如此爱好剪纸,妈妈就为她买了儿童专用的手工剪,并和诺诺一起学习剪纸。“看!妈妈,我剪了一双眼睛。”诺诺把剪出两个洞的纸贴在脸上,妈妈也把自己的剪纸贴在脸上对女儿做鬼脸。

  “妈妈,怎样剪花边?”诺诺问。“要把纸的边缘剪成弧形啊,这样打开来就是花边了。”妈妈一边说,一边做给诺诺看。

  “给剪纸画上花好不好?”诺诺拿起彩笔,“太好了,那剪纸就更漂亮了。”妈妈说道。诺诺拿起蜡笔在剪纸上涂起来,不一会儿一张白色的纸就被她画得花花绿绿了。

教育感悟

  孩子在4岁左右时开始喜欢把生活中直接感知的东西通过手工表现出来,如剪纸、涂色、贴画等。在这个时期孩子能剪出较为整齐的形状,当他把纸片折叠起来剪出图形,打开纸后就能发现类似花瓣的形状。

  除了剪纸,孩子还喜欢贴画、涂颜色、捏橡皮泥等多种手工游戏。在玩橡皮泥的过程中,孩子用橡皮泥捏、团、搓出一些水果、小动物等,并会使用到一些辅助工具。

  当孩子五六岁时,其大脑功能会不断趋向成熟,小手的肌肉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育,所以他的剪、贴、涂等技能也会逐步提高,并开始喜欢玩一些难度较高的折纸游戏,如折千纸鹤、飞机、花篮等玩具。

  面对喜欢做手工的孩子,妈妈可以为他多准备一些手工材料,如白纸、彩纸、剪刀、彩笔、橡皮泥等,让孩子尽情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妈妈妙招

1.欣赏孩子的手工作品。

   在孩子刚开始学着用各种工具做手工的时候,也许他的剪纸并不很美丽,涂抹的颜色也不是十分协调,但妈妈要学着欣赏孩子的作品,要从作品中看到他的进步,并经常表扬他、鼓励他,让他获得成就感,从而更加专注地投入到手工制作中去。

   妈妈要知道,孩子的作品是否真的美丽并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他能在制作的过程中不断地动手动脑,从而锻炼了手脑的配合能力和精细活动能力,促进大脑发育。所以妈妈要鼓励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并用手工把自己的想法充分表现出来。

2.和孩子一起玩剪、贴、涂的游戏。

   妈妈要抽时间和孩子一起玩剪纸、贴画、涂颜色或者捏橡皮泥等手工游戏。在和孩子一起做手工的过程中,妈妈如果能对孩子的制作略加引导,就能迅速提高他的制作能力。

   同时,妈妈也会发现手工制作不仅是孩子喜欢玩的游戏,成人玩起来也会觉得很有趣。当妈妈和孩子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时,母子的关系就变得会更加亲密。

3.为孩子准备安全的手工工具。

   对于喜欢做手工的孩子,妈妈要为他准备安全的工具,以防他使用不当而伤到自己。例如剪纸用的剪刀,要选用儿童专用的剪刀,剪刀前端一定要是弧形的,不能有锋利的尖;橡皮泥要选用较好的,不能有刺鼻的气味,在玩过橡皮泥后一定要让孩子洗手;尽量不让孩子使用裁纸刀,因为裁纸刀太锋利,如果需要裁纸可以由妈妈帮忙把纸先裁好。

   同时,妈妈还要教给孩子工具的具体使用方法,如剪刀拿反了很可能就剪不动了,而拿的姿势不正确,又容易伤到手。所以,让孩子做手工,妈妈也不要忘记安全第一的原则。

   

   要点五:喜欢玩各种各样的好玩的游戏,如“你扔我捡”

   

   动作敏感期的孩子总是十分活泼,不但喜欢各种各样的玩具,还非常喜欢和别人一起做游戏。孩子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可以使身体得到锻炼,使动作变得更加轻盈灵巧。孩子多做游戏,不但可以使肢体的大动作更加协调,还能促进精细动作的发展。所以,在孩子的动作敏感期内,妈妈不要禁止孩子玩一些益智的游戏,还应该和他一起玩。

经典事例

   事例1:

   3岁的平平十分活泼,妈妈发现他最近喜欢上了一种游戏,那就是爬到沙发上,然后把皮球、玩偶等小玩具,从高处扔下来,扔玩后还会乐呵呵地拍小手。

   妈妈不明白平平为什么这么喜欢扔东西玩。通过咨询教育专家得知,原来这是孩子在动作敏感期的正常表现。于是,妈妈便高兴地和平平玩起了“你扔我捡”的游戏,每当平平把玩具丢出去,妈妈都会给他捡回来,并夸奖他说:“平平扔得可真远,太厉害了!”

   事例2:

  4岁的蜜蜜常常和妈妈玩一个游戏,那就是学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妈妈会唱歌儿歌说:“小猫小猫,喵喵叫。”这时,蜜蜜就会像小猫一样抹抹胡子,然后妈妈说:“小兔,小兔,蹦蹦跳。”蜜蜜又会像小兔一样蹦两下。“小孔雀会怎样呢?”妈妈问道。蜜蜜手舞足蹈地舞起来。“哦——原来小孔雀会跳起舞蹈。蜜蜜跳得太好看了,真像一只小孔雀啊!”妈妈夸赞道。听到妈妈这样说,蜜蜜跳得更起劲了。

   事例3:

  4岁的超超越来越好动,整天跑来跑去一刻也不肯闲着。看着活泼的儿子,妈妈说:“超超,我们一起拍皮球吧!”妈妈和超超约定好,要先用右手拍再用左手拍,左右交替看谁拍的多。开始,超超总是左手拍完,右手就拍不到;右手拍完左手又忘了。可是,多练习了一会儿,就越来越熟练了,左右手的配合开始协调起来。

教育感悟

  孩子在1岁多时就已经会走路,当他会走路以后就开始变得非常活泼好动。一会儿跑到这,一会儿又跑到那,他开始喜欢上各种各样的游戏。此时,妈妈应该顺应孩子活泼的天性,和他一起做游戏。

  各种各样的小游戏不但能让孩子的肢体得到充分的锻炼,而且随着肢体运动的增加,他的动作也会越来越协调,这有助于左右脑的均衡开发。例如,喜欢学小猫、小狗、小兔子,喜欢玩皮球、滑滑梯等,这些都是孩子喜欢的游戏。

  其实,游戏便是孩子早期探索世界的方式之一。有专家设想,孩子在早期很可能以为自己和外界是一体的,但是随着动作的增加,才逐渐明白自己和它物是分离的。这时,他就会喜欢用扔东西来体验物与物之间的分离,不断扔东西的同时也锻炼了肢体动作的发展。

妈妈妙招

1.和孩子一起玩“你扔我捡”的空间游戏。

   妈妈会发现孩子在三四岁时也会喜欢扔东西,孩子为什么会喜欢把东西扔出去呢?这是因为他喜欢搞破坏吗?是否应该制止他?

   其实,这是孩子对空间感知的一种方式,当他发现一个物体与另一物体是分离的,便喜欢把手中的物体扔出去,以此来体验“物体与物体分离”这一发现给他带来的乐趣。所以,在这一时期妈妈不妨经常与他一起玩“你扔我捡”的游戏。

   当然,有些物品是不适合扔出去的,所以妈妈尽量把一些不容易摔碎的物品放在孩子的手边,如橡胶玩具、毛绒玩具、塑料制品等等,让他尽情去扔。当孩子稍大些时,妈妈还可以给他买一个弹力球,当他把球扔出去后,弹力球还会自己弹回来。对于孩子来说,这样好玩的玩具能使他更为强烈地体会到探索空间所带来的乐趣。

2.在玩游戏时要多鼓励孩子。

   妈妈在和孩子一起玩游戏的时候,要经常鼓励孩子,这样不但能让孩子玩得更高兴,还能增加他的自信心。

   如事例1中的妈妈,在平平把玩具丢出后,鼓励他“扔得真远”;事例2中的妈妈夸赞女儿跳的好看。当孩子玩游戏的时候,妈妈可以不时地夸赞他一句:“你真是太棒了!”受到夸奖的孩子会因此变得更加积极。即使是孩子自己玩游戏的时候,妈妈也可以想办法鼓励他一下,让他更快乐地玩下去。

3.多与孩子玩运动型游戏。

   妈妈要和处于动作敏感期的孩子多玩一些运动型游戏,如事例3中的妈妈和超超一起玩拍皮球,左右手交替的拍法不仅能锻炼手臂的肌肉,还能锻炼孩子的反应能力以及手脑配合的协调性,同时也能让孩子的左右脑得到均衡发展。

   

22.社会规范敏感期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妈妈会发现,这些“小大人”的大人气越来越浓了。他可能会模仿妈妈做饭的样子,要求和妈妈一样涂抹口红,和小朋友结婚……作为妈妈,要知道这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表现,也是他成长的标志。在这个过程中,妈妈不要盲目惊喜或沮丧,因为如果孩子的这些行为得不到尊重的话,他的这些社会活动和规则会转瞬即逝。因此,妈妈一定要读懂孩子的行为,顺利帮他度过这个敏感期。

   

要点一:有“藏、占有”的意识与行为,可能会从别人那里“偷”东西

   

   占有欲是人成长阶段的一种正常心理。孩子到了3岁左右就会产生 “以我为中心”的意识,往往是从“我”出发,认为很多东西都是他的,不允许别人碰他的东西。又由于好奇、独占等心理,孩子也会抢别人的吃的、“偷”别人的玩具。其实,孩子的这种心理和表现都很正常,这与自私自利有着本质的区别。当孩子抢别人的食物、私藏别人的玩具时,妈妈一定不要大惊小怪,而是要采取正确的方式对待他的行为。

经典事例

   事例1:

  4岁的舟舟喜欢和邻居家的齐齐一起玩,但他每次看到齐齐漂亮的玩具,总忍不住占为己有,想办法“偷”回家。妈妈逐渐意识到了他的这种行为,曾多次教育他,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但却收效甚微。这天,妈妈发现舟舟的玩具箱里又多了一个洋娃娃,妈妈很担心,小小年纪就有这种坏习惯,长大了可怎么得了。

   事例2:

  一次,妈妈发现3岁半的晨晨的兜里多了两个塑料拼图。于是妈妈问:“这是哪来的?”晨晨支支吾吾地说:“老师送的。”妈妈看着他的样子,知道他在撒谎,故意说道:“这个和幼儿园的玩具好像啊?”晨晨兴奋地说:“就是幼儿园的拼图。”

  妈妈这才知道他是偷拿了幼儿园的玩具。这时,妈妈蹲下身来,说:“你知道吗?幼儿园的东西是给所有小朋友一起玩儿的,不是你一个人的。”

  接着,妈妈拿出家里的类似的拼图,说:“看见这个了吗?这个才是你的。”说着,指着另外两个拼图,说:“至于它们两个,它们的家在幼儿园。我们明天送它们回家,好不好?”晨晨点了点头,说:“好。”

  第二天,妈妈带着晨晨将拼图还给了幼儿园老师,老师还表扬了他。

教育感悟

   孩子的“占有欲”是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但像舟舟的妈妈一样,很多妈妈对孩子所谓“偷”的行为非常敏感。其实,对三四岁的孩子来说,他对你我他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晰,在他的思维里,认为“只要我喜欢,就是我的”。

   即使他模糊地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但有时还是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总是希望拥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并且想办法得到它。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通过教育的方式,孩子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会逐渐淡薄,“占有欲”也会逐渐减少和消失。

   当然,像“掠夺”、“独占”的行为,妈妈还是要认真分析原因,寻找教育对策,以纠正他的行为。不能用苛责的语言责备他,以免伤害他的自尊心,同时也不能放任不管,以免他的这种行为演变成偷。像事例2中妈妈明确告诉孩子拿幼儿园的东西是不对的,又通过“送拼图回家”这样的行为,鼓励他将物品归还幼儿园的老师。这种做法就值得借鉴。

妈妈妙招

1.避免产生“审问”的局面。

  当妈妈发现孩子有了新玩具或其他东西时,妈妈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产生“审问”的局面。因为这样只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甚至逼迫他说谎。妈妈也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孩子的玩具就是偷来的,还是要鼓励他把事情的经过和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这样才更利于解决问题。

2.告诉孩子别人的东西不能侵占。

  在实际生活中,妈妈要给孩子灌输一种思想,别人的东西一定要经过主人的同意,才可以玩,才可以拿。如果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就“偷拿”了是不对的行为。妈妈也要试着让他感受别人因心爱的东西不见了时的伤心难过情绪。

  此外,妈妈也可以有意识地培养他一些待人接物的方式,比如,告诉孩子要想玩别人的玩具时要说“你的汽车能借我玩吗”、“你的飞机可以送给我吗”等等礼貌用语。

3.对孩子的“偷窃”行为,切忌严加管教。

  当孩子“偷拿”了别人的东西后,妈妈不要用惩罚的方式教训他,因为强烈的管教方式反而会让“偷窃”成为他强烈的心理需求,从而使他变本加厉地“偷拿”别人的东西。

  其实,在孩子的概念里,并没有“偷窃”的概念。因此,对于孩子所谓的“偷窃”行为,妈妈不可严加管教,也不要给他下一个“小偷”的定义,以免伤害他的自尊心。

4.鼓励孩子归还别人的东西。

  当孩子偷拿了幼儿园或者其他小朋友的物品时,妈妈除了让他分清对错,具备是非观念外,这件事的处理结果也非常重要。妈妈应该鼓励孩子主动归还物品,当然。归还之前一定要让他明白道理,从而让他作出自愿归还的行为,不可强迫。当然,妈妈不可以代替他归还。

   

   要点二:孩子喜欢支配物品,喜欢交换,很可能是“不等价交换”

  

  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萌发,他会逐渐发现,自己和别人的物品都是不可侵犯的,于是便萌发了交换的思想和行为。这种行为在3—5岁的孩子身上极为常见。如果有一天,孩子兴奋地和妈妈炫耀:“我用新的文具盒换来了××的美羊羊贴画。”这时,妈妈可不要用“傻”、“笨”、“没有经济头脑”等词汇责备孩子“不等价交换”的行为,也不要干预他的这种行为。

经典事例

   事例1:

  3岁的姗姗从幼儿园回家后,向妈妈炫耀道:“妈妈,快看,一朵小红花。”妈妈低头一看是一张小红花的贴画,漫不经心地问:“哪来的?”姗姗回答:“用水杯和小朋友换的。”妈妈听了,皱着眉说:“啊?傻孩子,那个小红花有什么好的?你知不知道一个水杯多贵啊?能买好几百张小红花了。”姗姗听了,撅着嘴,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脸上的表情很迷茫。

   事例2:

  一位妈妈看到4岁的女儿用水彩笔换了一块积木后,并没有责备她,而是温柔地问:“这块积木是不是那个小朋友最珍贵的东西啊?”女儿骄傲地点了点头,说:“是,那个水彩笔也是我最珍贵的东西。”

  事例3:

  5岁的星星用一个机器猫玩具和林林交换了1枚一块钱硬币。不一会儿,星星把硬币弄丢了,于是向林林要回机器猫。这时,妈妈走过来对星星说:“你的机器猫已经和林林的硬币交换了,如果要想要回机器猫,就必须用硬币来交换。”星星听了,不再争辩了。

教育感悟

   交换是孩子之间的一种交往行为。最初的时候孩子会通过赠送零食赢得友情。渐渐地,他发现交换玩具、物品的方式所产生的友情更长久。于是,在他们之间就出现了交换的行为。

   但孩子之间经常会出现“不等价交换”,比如,一个洋娃娃换一个螺丝钉,一个电子玩具车换一个破旧的图画书。由于物品的价值不同,有贵有便宜,一些妈妈对孩子的“不等价交换”的行为产生了质疑。

   其实什么是“等价交换”?所谓的“等价”在大人看来是以金钱为标准的。但在孩子的眼里,没有金钱的概念,但他一样有自己的衡量标准。就像事例2中女孩的交换行为,他们的交换理由是对方最珍贵的物品,在他们看来这两种物品就是等值的,交换也是合理的。

   因此,对于孩子的这种行为,妈妈不必太过紧张,也不必在意“吃亏”或者“占便宜”。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孩子所产生的成就感会使他内心中的自我变得更强大。这种自我认识绝对不是一个水杯或者水彩笔能换来的。

妈妈妙招

1.不要以大人的成见看待孩子的交换行为。

   交换是孩子赢得朋友的一种方式,妈妈不要以大人的成见看待孩子的这种行为。其实,在三四岁的孩子眼里没有“价值”的概念,他们更不懂得“等价交换”。在这种情况下,妈妈不要向孩子灌输“沾光”或“吃亏”的概念,像事例1中妈妈的行为就不可取,因为这样会导致孩子的自我意识不能得到自由发展。当然,当孩子“吃亏”了,妈妈也不要说孩子“笨”、“傻”之类的话,以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2.告诉孩子交换后不后悔。

  一些孩子在交换玩具后后悔了,把玩具弄丢了或者玩坏了,然后希望要回原来的玩具,事例3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个时候,妈妈一定要告诉孩子交换后的物品已经有了新主人,那个东西已经属于别人,不再是自己的了。

  一个4岁的女孩在幼儿园答应送给班里的小朋友一个王冠,然后从他那得到一张兔子贴纸。可是回家一想觉得不合算,就对妈妈说:“我现在不想换了。”可是妈妈却郑重地对她说:“你说过的话要算数,答应别人的不能反悔的。”妈妈的做法不仅让女儿学会了交换后不能后悔,还让她学会了兑现承诺,这种做法值得借鉴。

3.鼓励孩子交换和赠送。

  交换是孩子人际关系敏感期的重要表现。妈妈不仅要理解孩子的行为,还要为他创造交换的条件,鼓励他用交换、赠送的方式赢得友谊。一位妈妈为了鼓励孩子和同龄朋友一起玩,和小区里其他妈妈商量,把周日定位孩子们的玩具交换日。这天,这个小区的同龄小朋友都会在一起分享玩具,互相赠送。这种方法值得妈妈学习。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妈妈不要干涉孩子的行为,也不要随意给他建议,而是让他随便交换。

   

   要点三:喜欢观察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开始有性别概念

   

   一个3岁的男孩悄悄地趴在妈妈耳边说:“妈妈,告诉你一个秘密,男孩有小鸡鸡,女孩没有小鸡鸡。”如果哪位妈妈听到孩子诸如此类的话,千万不要觉得意外。因为孩子在3—5岁这个年龄段,会慢慢发现男人的身体和女人的身体是不一样的,他会对身体特别是异性的身体表现出明显的兴趣。这就标志着孩子已经进入了性别的敏感期。

经典事例

   事例1:

  两个3岁左右的孩子在一起玩儿,一个女孩蹲下尿尿,男孩则在一旁观察。一会儿,男孩的妈妈走过来,男孩指着女孩,郑重地对妈妈说:“妈妈,她没有小鸡鸡,她还蹲着尿尿。”女孩则低着头,好像犯了天大的错误。

   事例2:

  3岁的顺顺和2岁的小表妹一起洗澡,两个人在水里快乐地扑腾着。不一会儿,顺顺不玩了,原因是小表妹比自己缺少了一样东西。洗完澡后,顺顺像以前一样,把问题一股脑儿地向妈妈道了出来:“为什么妹妹没有小鸡鸡?她蹲着尿尿,我却站着?”

  妈妈则耐心地回答:“因为她是女孩,你是男孩。男孩有小鸡鸡,女孩没有。”接着顺顺又问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什么小宝宝在阿姨的肚子里?”“爸爸也会生小宝宝吗?”“为什么我没看见爸爸妈妈结婚呢?”……妈妈都耐心解答。

   事例3:

  4岁的同同最近总偷偷地看妈妈的乳房。妈妈觉得应该让他了解这些知识了。于是,妈妈找了个机会和他一起洗澡。

  同同摸着妈妈的乳房,问:“妈妈,为什么你这里比爸爸的大呢?”

  妈妈镇定地说:“因为这是乳房啊!”

  同同又问:“乳房是干什么用的?”

  妈妈笑了笑,说:“这里面以前有奶,你就是喝里面的奶长大的。”

  同同说:“为什么以前要喝那个?”

  妈妈说:“因为你小的时候没有牙齿,不能吃粮食,为了获得营养就要喝妈妈的奶。”

  ……

教育感悟

  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孩子会慢慢发现男性和女性有很多区别,比如女性一般是长发,男性一般是短发;女性可以穿裙子,男性却不能……于是,他逐渐萌生了性别的概念。他也会慢慢发现男性和女性的某些身体部位和生活习惯也存在着差别,比如,男孩站着尿尿,女孩蹲着尿尿;男孩有小鸡鸡,女孩没有……

  一般来说,对三四岁的孩子来说,当他发现这些不同后,会对自己和他人的私处特别感兴趣,最常见的就是观察别人的身体。其实,这是孩子好奇的表现,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

  如果这个时候,妈妈满足了他的心理需求,向他传授一些性别知识,他便会对此类问题逐渐失去了兴趣。但是如果妈妈避讳和孩子讨论这些问题,他探究的心理没有得到满足,甚至被压制,很可能导致孩子这方面的知识欠缺。所以,孩子性别知识这方面的教育越早越好。

妈妈妙招

1.教孩子认识身体器官。

   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在一定时期都会对自己的身体部位产生好奇,比如,这个身体部位的名称是什么?有什么用途?等等。这时,妈妈一定要抓住机会,让他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一位妈妈在给孩子的洗澡的时候,帮他洗身体某一部位时,说:“这是你的眼睛,我们用它观察这个美好的世界;这是你的鼻子,我们用它闻花香;这是你的耳朵,我们用它听小鸟的叫声……这是你的小鸡鸡,这个是宝贝,我们要保护好他,不能随便让别人碰这里。”、妈妈的方法不仅能让孩子知道身体各个器官的名字、用途,还能让他保护好自己的私处。这样的教育方法值得妈妈学习。

2.毫不避讳地解答孩子的问题。

  四五岁的孩子对自己和异性的身体感兴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当他有这方面的疑问时,妈妈要以坦然的态度解答给他听。如果孩子对妈妈身体某一部位产生兴趣时,妈妈也要毫不避讳地和他谈论这些问题。像事例3中,妈妈的做法就值得借鉴。在生活中,妈妈也可以选择一些贴近孩子心理的图画和动画片,让他从图像上了解这些知识。

3.加深孩子对自身角色的认同。

  当被孩子问到关于性别的问题时,妈妈除了简单告诉孩子“这是男性和女性的生理区别”等刻板的性别信息外,还要注意引导孩子对自身角色的认同,比如男孩子,妈妈要告诉他:“因为你有小鸡鸡,所以你是个男孩子,男孩子应该独立、勇敢、豁达。”如果是女孩子,妈妈要告诉她:“你长大后也会有乳房,要养育宝宝,女孩要温柔、贤惠、独立,爱护自己的身体。”以此来加强孩子对自我性别的认识。

4.理解孩子的某些现象。

  当孩子处在性别敏感期时,他会对异性小朋友格外得好。这种表现在孩子交往过程中很明显。其实,这种表现很正常,妈妈不要嘲笑他的这种行为,也不要给他扣“小色狼”的帽子。这期间,如果孩子喜欢观察异性小朋友的身体部位,或者观察妈妈的身体,妈妈也不要盲目批判孩子的行为,而是正确引导他,通过讲解性别知识,满足他的好奇心。

   

   要点四:对自己的出生感兴趣,老是问“我是从哪里来的”

   

   四五的孩子对自己的出生非常感兴趣,他会经常问“我是从哪里来的”。妈妈也几乎都遭遇过孩子问这个问题时的尴尬,不知道如何回答。于是,很多妈妈对这个问题避而不答或“绕道而行”,有的说:“你是从妈妈肚脐眼里生出来的。”有的说:“你是妈妈从垃圾堆里捡来的。”总之,妈妈在这个问题上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可是一些玩笑话却使孩子的心灵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经典事例

   事例1:

  一个4岁的女孩最近闷闷不乐的,总是一个人躲在角落里想事情。一天,妈妈走到她身边,问:“最近怎么不高兴了呢!”女孩看了看妈妈,低下了头。妈妈又说:“和妈妈说说,妈妈可以帮你。”

  女孩犹豫了一下,委屈地说:“妈妈,你可不可以不扔掉我?我不想去垃圾堆。”妈妈很疑惑,突然想起前几天女儿问自己“我是从哪里来的”,为了敷衍她,自己说“她是垃圾堆里捡来的”。妈妈听了,后悔不已。

   事例2:

  一个5岁的男孩问:“妈妈,我是怎么来的?”妈妈说:“你是妈妈生出来的。”男孩问:“我是怎么生出来的呢?”妈妈想了想说:“你知道花在生长前要有种子吗?”男孩点了点头。妈妈继续说:“你在最初的时候就是一粒种子,但这粒种子只有爸爸才有。然后,爸爸把种子放在妈妈的肚子里,它在里面生根、发芽,然后慢慢地长出鼻子、眼睛、嘴巴、手、脚……10个月后,你就出来了。”……

  事例3:

  幼儿园里,老师问孩子们“你是从哪里来的”,孩子们的答案各种各样。其中一个孩子说:“你们的答案都不对,我看过电视了,我是爸爸妈妈生的,爸爸的种子游啊游,找到了妈妈的种子,两个种子包成了一个圆球。小球长啊长,慢慢地长出手和脚,还有脑袋,我就出来了。”说完,这个孩子的脸上露出了一副自豪的神情。

教育感悟

   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过“我是怎么来的”的疑问。孩子在3—5岁这个年龄段,会经常问妈妈“我是怎么来的”。大多数妈妈觉得尴尬,因为自己不知道怎么回答这类问题。

   于是一些妈妈绕道而行,各种各样的回答涌现出来,如“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从妈妈的肚脐眼里钻出来的”等等。这种哄骗不仅不会让孩子相信,还会让他有被骗的感觉,即使孩子相信了,也很可能会对他造成伤害。像事例1中,妈妈的一句“你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的玩笑话,却成为了孩子的负担。可见,孩子的这类问题不容忽视,更不可轻视。

   很多妈妈之所以对孩子有关生命起源的问题难以启齿,那是因为他们由生命起源联想到了性。的确,孩子年龄尚小的阶段不宜了解性知识。那么,在实际生活中,妈妈应该怎样回答这类问题,但又不欺骗孩子呢?

妈妈妙招

1.正视孩子关于出生的问题。

  当孩子问妈妈“我是从哪来的”的时候,妈妈一定不能欺骗他,而是要采用一定的技巧向孩子阐述。像事例2中,妈妈类似于种子的解释就很妥当。平时,妈妈也可以给孩子播放关于这类问题的影碟,通过更形象的方式让他了解自己的来由。更为关键的是,妈妈要让孩子知道,他是爸爸妈妈相爱的结晶,与爸爸妈妈有着血缘的联系,这种关系会让他产生强烈的安全感。

2.善待孩子的刨根刨根问底。

  一般来说,当孩子第一次问“我是哪来的”的问题,妈妈只要回答“是妈妈生出来的”就可以了。当孩子反复提出此类相同的问题时,妈妈就要具备耐心了,一一给孩子作出解释。如果孩子追问一些细节,比如,“我是怎么从妈妈肚子里跑出来的?”“爸爸是怎么把种子放进去的?”妈妈不要觉得尴尬,《儿童百科全书》上有专门讲解怀孕、分娩的细节知识的章节,而且图文并茂,妈妈可以通过让他阅读,再加上自己的讲解,相信孩子会更易理解。

3.借机让孩子了解真相。

  当孩子反复提出“我是怎么来的”的问题时,妈妈可以从其他方面让孩子了解一下这类知识,比如,告诉他“你一天天长大,待了10个月后,妈妈的肚子再也装不下你了,于是,你就出来了。”还可以告诉他:“当生你的时候,妈妈被送到医院,得到医生和护士的帮助与照顾,你才能顺利地出生。”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求知欲,又让他知道人们之间需要互相帮助和关爱,从而培养他的爱心和感恩心。

   

要点五:对自我产生审美要求,并开始追求完美

   

   在生活中,细心的妈妈会发现,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在三四岁或更早一些的时候,会对自我产生审美要求,甚至会刻意追求完美。具体表现为,不吃带“伤痕”的水果、拒绝不漂亮的衣服、不吃缺了一块的蛋糕……有时还总喜欢在镜子前摆弄头发、装扮自己。这时,妈妈可千万不要嫌他麻烦或者毛病多,因为当孩子出现以上这些行为时,说明他已经进入了一个特殊时期——追求完美的敏感期。

经典事例

   事例1:

  4岁的乐乐要吃糖葫芦,妈妈就给他买了一串。因为担心他吃不了,妈妈先吃了两口,乐乐见此大哭大闹起来,说什么也不再吃那串糖葫芦了。最后,妈妈不得已又买了一串“赔”给他。

   事例2:

  4岁的雯雯最近喜欢上了打扮,喜欢拿着妈妈的口红,照着镜子涂抹,有的时候口红抹到嘴唇外面了,她就拿起棉签擦拭。而且为了追求单纯的漂亮,她喜欢把卡子和头花戴得满头都是。不仅如此,趁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她还偷偷穿妈妈的高跟鞋,走路时发出“嗒嗒”的声音,很神气。

   事例3:

  一位妈妈反映说:“ 4岁的儿子最近就像变了一个人,对自己要求越来越高了。我和他一起叠纸飞机,他不小心把纸撕坏了一个小口,就要求重新叠。重新叠后,他又发现纸已经褶皱了,便大哭大闹:‘我总叠不好’。于是,我变换着招数安慰他。但他却仍然觉得我犯了一个大错误,没有办法,最后我给他换了一张新的纸。”

教育感悟

   成人有成人的审美的情趣,孩子有孩子的审美标准。追求完美是人的天性,当然也是孩子的天性。而且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孩子会产生自豪感,也会感到喜悦。对于孩子的这种行为,妈妈应该感到高兴,因为他的精神世界正在走向丰富和深入。

   孩子审美敏感期的表现最初体验在食物上,比如,选择水果的时候,选择最大、最光亮、没有疤痕、没有斑点的那个。又如,妈妈把咬了一口或者掰了一半的馒头给孩子,他常常会拒绝。这些表现在0—2.5岁的孩子身上比较常见。

   渐渐地,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孩子追求食物完整的敏感期过后,他的注意力很快就会转移到对其他物品上来。比如画画,他要求每一笔都精确,不精确就把整幅画都撕掉。这种表现在3—4岁的孩子身上比较常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事物环境都比较挑剔,对自己的要求也比较高。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自我审美也开始有要求,比如,喜欢打扮,穿漂亮的衣服,总爱照镜子等等。

   对于处于完美敏感期的孩子来说,追求完美的心理是正常表现,这种行为应该得到妈妈的理解。同时,为了帮助孩子度过这段敏感期,妈妈应该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

妈妈妙招

1.理解孩子的追求完美的行为。

   三四的孩子追求完美的主要表现是只吃完整的食物;喜欢打扮,尤其是女孩,常常穿着妈妈的衣服走来走去;对自己做事要求也比较严格,事例1、2、3中就是孩子追求完美的具体表现。当孩子发生以上这些行为时,妈妈一定要理解。

   像事例1孩子的表现,妈妈可不要认为孩子吃独食、小气,或者怎么和妈妈不亲呢?这么任性呢?其实,这不是任性,也不是他不喜欢妈妈,只是因为残缺的食物让他感到很痛苦,所以他无法接受。这段期间,妈妈要尽量给孩子完整、完美的物品,不要怕宠坏这个时期的孩子,而是要尽量满足他的要求。

2.给孩子完美的参照物。

  在孩子心中有一个完美的标准,如果他没有一个参照物的话,很可能就用“尽善尽美”来要求自己。就像事例3中的妈妈描述的那样,孩子希望自己做到最好,但是达不到的话,就会很痛苦,甚至自暴自弃。这个时候,妈妈一定要予以正确的引导,可以对孩子说:“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连纸飞机都不会叠呢!”通过这种方式增加孩子的信心。

3.正确对待孩子的涂抹行为。

  一些孩子喜欢拿着妈妈的化妆品、高跟鞋打扮自己,像事例2中孩子的行为,一些妈妈开始担心,孩子这么小就“臭美”,长大了还得了!其实三四岁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已经开始注重自己的形象了。针对这种情况,不管孩子打扮得美还是丑,妈妈都要给他审美的自由,客观看待他的行为,同时告诉他外表的美不是最重要的,内心美才是更可贵的,从而给他树立一个美的正确标准。

   

   要点六:孩子要“结婚”,最初想和父母结,后来想和周围的成人结婚

   

   从才几岁的孩子口中听到“结婚”的字眼,很多妈妈可能会非常担心:孩子是不是“早熟”了?最初孩子是想和父母结婚,然后又可能想和周围的成人结婚。在幼儿园他会寻找自己喜欢的人,然后也要和那个人结婚。其实,妈妈不用担心,这是孩子的婚姻敏感期到来了。妈妈只要能正确引导,就能帮助他顺利度过这一敏感期。

经典事例

   事例1:

   4岁半的儿子从幼儿园回家后跟妈妈说:“我要和厨师奶奶结婚!”妈妈惊讶地问:“为什么呀?”儿子回答:“因为厨师奶奶对我很好,每次都给我许多我爱吃的菜。而且她还给过我一个苹果。”妈妈听后真是哭笑不得……

   事例2:

  4岁的爱媛很喜欢同班的宇通,于是她把自己喜欢吃的零食都拿给宇通吃,爱媛对妈妈说:“我要和宇通结婚。”妈妈听后却说:“羞不羞啊?小姑娘家的,又给小男孩送东西吃,还要和人家结婚?”而且妈妈还将这件事告诉了爱媛的爸爸和其他的朋友。后来大家总爱拿这件事逗弄爱媛,她开始有意识地疏远宇通,并渐渐地与所有的异性都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教育感悟

  婚姻敏感期大约在孩子四五岁的时候开始出现。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正在逐渐探索人群的组合形式,而周围人的婚姻形式是离他最近的,所以他就开始关注结婚,研究谁与谁会结婚。若是他自己喜欢谁,他也会想要和那个人结婚。其实,婚姻敏感期的出现,就是孩子认知人类社会组成形式的一种表现。

  在这个时候,妈妈不用太过紧张,孩子嚷着要和某人结婚,并不是他早熟的表现。妈妈要能理解孩子的这种行为,他总是要经历这一阶段的,他也可能会因为某种情感得不到满足而痛苦,这些都是正常的。

  所以,妈妈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孩子的“恋爱”与“结婚”,并通过正确的指导,来教孩子学会处理这种关系,让孩子能逐渐形成正确的婚姻观。

妈妈妙招

1.正面回答孩子关于婚姻的问题。

   在婚姻敏感期,孩子会提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他会问“为什么爸爸妈妈要结婚”,这时候妈妈要能用他可以理解的语言,正面给他一个合理的解释。妈妈可以说“因为爸爸和妈妈相爱”,在得到这样的回答后,孩子就会理解缔结婚姻最基本的要素。妈妈不要逃避这个问题,也不要随便敷衍,更不要训斥孩子,若是他因为妈妈的态度而对婚姻产生厌倦感,那将会影响他今后的生活。

2.不要嘲笑或批评孩子。

   孩子在这个时期是非常敏感的,他只是在对婚姻进行初步的探索。有的孩子会如事例1中的孩子那样,对婚姻的理解很简单,他只是单纯地认为,谁对他好他就要和谁结婚。

   妈妈这个时候不要嘲笑或批评孩子,要耐心地逐步引导。若是此时妈妈给予了孩子打击,那他就会逐渐放弃对婚姻的探索,甚至还会对婚姻产生畏惧感。

3.与孩子轻松谈论“喜欢谁”的问题。

   不过才四五岁的孩子,而且还处于婚姻敏感期,所以妈妈对他说的“喜欢谁”、“和谁结婚”等问题,不用很紧张。妈妈应该放松心情,在适当的时候给他一些正面的引导就好。

   妈妈切记不要像事例2的妈妈那样,嘲笑孩子的所作所为。要知道,孩子们互相喜欢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他的喜欢也很单纯,就是谁对谁很好而已。妈妈板起面孔的说教反而容易伤害到他的感情,剥夺他的成长快乐,更有可能会误导他对婚姻的看法。

4.为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家庭关系。

   为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家庭关系,可以帮助他建立正确健康的婚姻观念。而且爸爸妈妈良好的婚姻关系、和谐的相处之道,也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这会为他将来建立自己的家庭提供参照的典范。

   另外,在拥有良好关系的家庭中,孩子能感受到更多的爱,同时他也就能够向他人给予更多的爱,这样还能帮助他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引导孩子对婚姻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

   在婚姻敏感期,孩子积极探索婚姻是怎样的一种关系。这时候,妈妈就要及时地为他提供相应的知识。妈妈可以告诉他婚姻的基本要素:两个异性、没有血缘关系、彼此相爱的人才能够结婚。

   在明了这一层关系之后,孩子就能逐渐从要和亲人结婚的想法中脱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也会逐渐明白,选择结婚对象最好在他的同龄人中寻找;他也会铭记最重要的一点:只有彼此相爱的人才能结婚。

6.正确看待孩子的“红娘行为”。

   在孩子明白婚姻的基本要素之后,他也许就会开始当起了“红娘”,并根据自己的喜好去为人配对,而且还觉得他的配对很正确。这时候,妈妈也不要嘲笑他的幼稚,要通过耐心地讲解与引导,让孩子明白婚姻是一件神圣的事情,尽管他暂时也许并不理解其中的深意。但妈妈对他的正确教育,却能让他受益终生。

   要点七:崇拜偶像,扮演奥特曼、孙悟空、白雪公主,那是他在确认身份

   

   每个孩子在四五岁的时候,都会开始崇拜某些人,他会以他们为自己的偶像,甚至去扮演这些角色,还会幻想自己就是这些角色。妈妈在看见孩子扮演角色的时候,也许会觉得他太调皮,也许还会觉得他太不切实际。但其实,这不过就是孩子在确认身份,他对偶像的崇拜、模仿,也都是一种正常表现。

经典事例

   事例1:

   4岁的儿子对奥特曼的痴迷让妈妈都觉得不可思议。儿子每天去幼儿园都要穿着奥特曼的衣服,背着奥特曼的书包。

   一天早上,妈妈问他:“是穿白色袜子,还是蓝色袜子?”儿子居然反问:“奥特曼穿什么颜色的?若是奥特曼不穿我也不穿。”妈妈生气地告诉儿子:“你不是奥特曼!你也不用学他!你就是你。”儿子听后,委屈地哭了起来……

   事例2:

  5岁的佳艺迷恋美羊羊,她要求妈妈也给她梳两个羊角小辫,并且扎上和美羊羊一样的粉红蝴蝶结,而且每天都要戴着和美羊羊一样的粉红围巾去幼儿园。无论走到哪里,佳艺都会跟人说:“我是美羊羊。”

  一天,佳艺又在镜子前扭来扭去,妈妈问她:“你为什么说自己是美羊羊呢?”佳艺说:“因为我爱漂亮呀!”妈妈笑着问:“还有吗?美羊羊只是漂亮吗?”佳艺想了想说:“她还很善良。”妈妈赞许地点点头:“对啊!所以,既然你说你自己是美羊羊,那你是不是也要……”“善良!我也是善良的美羊羊!”佳艺抢了妈妈的话大声说道。

教育感悟

  孩子在接触大量的动画片、故事书之后,他的内心就会对好与坏有一个最基本的理解。在他4岁左右,他就会进入身份确认的敏感期。此时,他会全身心地崇拜、模仿这些偶像,比如奥特曼、孙悟空、白雪公主、喜羊羊等等。

  孩子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一个敏感期,是因为在年龄很小的时候,他认为自己非常弱小,他想要建立一个关于自己内心的形象,希望自己能够变得高大而英勇,这就是在逐步地给自己定位。在这一时期,孩子往往会根据自己的要求来选择偶像,勇敢的、机智的、善良的、聪明的……妈妈不要小看了孩子的这种行为,在对偶像的崇拜模仿中,孩子自身的性格也会慢慢地形成。

  所以,妈妈不用头疼孩子看似“不正常”的表现,要理解他的内心,并通过正确的指导来帮助他顺利度过这一敏感期。

妈妈妙招

1.允许孩子尽情地、自由地去模仿。

   在妈妈和其他外人的眼中,孩子对一些偶像的模仿可谓是乐此不疲、全身心地投入。这个时期的孩子,经常会表现出一些非常怪异的行为。妈妈不用介意,也不用刻意阻止,让他尽情地去模仿。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正在积蓄力量,他的性格也会逐渐形成。一旦这一时期顺利度过,他自然也就不会再去模仿了。

2.不要过早地唤醒孩子的“梦”。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做梦的权利,妈妈要知道他做梦的原因。正是因为孩子感觉自己缺少某种强大的力量,所以他才会幻想自己能拥有这样的力量。如事例1的妈妈那样过早地点醒孩子,就会让他伤心而又失落,他的性格发展、心理健康也许都会受到影响。

   所以,当孩子处于这个时期的时候,妈妈也不用“太现实”。如果有条件,妈妈还可以配合孩子的模仿行为,使他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一段时间后,他就会自然放弃模仿行为,走出幻想。

3.有条件的情况下,适当满足孩子的需求。

   在这一敏感期中,孩子会自己去寻找相关的故事书、动画片、玩具、服装等东西。有的孩子还会崇拜和模仿很多偶像,他也就需要更多的故事、玩具。因为在孩子眼里,每一个故事、每一种玩具都代表着不同的意义,所以他会一直向妈妈索要。

   在这个阶段,若是妈妈的经济条件允许,就可以适当满足孩子的合理的需求。否则,若是一味地阻止反而会助长他的不良情绪,对他的性格发展也会有不利影响。

4.帮助孩子通过模仿偶像来培养好习惯。

   在身份确认敏感期,偶像对于孩子来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所以,妈妈可以借助偶像的力量帮助孩子培养好习惯、纠正坏毛病,事例2的妈妈就是在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品德。在这一时期,偶像对孩子的影响力是妈妈所不能想象的。在偶像的引导下,孩子将能心甘情愿地去改正缺点。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妈妈也要注意,偶像的品德或良好行为必须是孩子能看得到的。如果为了纠正孩子的缺点而去捏造,就会让他产生“受骗”的感觉,他也就不会再信任妈妈了。

   要点八:遵守规则,如果有人说话不算话,或不遵守规则,孩子就会非常痛苦

   

   当孩子到了4岁左右,他就开始对规则的建立与遵守显得格外在意,这一阶段就是他的社会规则敏感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喜欢建立一些规则,若是有人不遵守规则,或者是破坏了他原来的规则,他就会觉得非常痛苦。所以在这一时期,妈妈要宽容看待孩子对于规则的“执拗”。

经典事例

   事例1:

   4岁的女儿和她的好朋友晓荃一起在小区的空地上玩耍。女儿很喜欢晓荃的美羊羊玩偶,晓荃说:“如果你能把昨天老师教的诗歌背出来,我就把美羊羊给你。”女儿太想要那个玩偶了,于是她使劲回想那首诗歌,然后努力地背了出来。

   显然晓荃没料到女儿真能做到,她紧紧地抓着玩偶小声地对女儿说:“我不能给你。”女儿很激动地说:“可是你说的,如果我背出来了你就给我的。”晓荃依然抓着玩偶不放,然后趁女儿不备,她转身跑掉了。

   女儿很伤心,她痛苦地跟妈妈说:“晓荃说话不算数,她那样是不对的……”妈妈除了安慰以外,却也想不明白,那个“美羊羊”本来就不是女儿的,她为什么会如此在意呢?

   事例2:

  一天,妈妈心情非常不好,5岁的利利“一不小心”惹到了妈妈。妈妈生气地拽着利利进了小房间,然后把他一个人反锁在了房间里,妈妈说:“给我好好反省!”

  不一会儿,妈妈把利利“放”了出来,但他却很坚决地对妈妈说:“你刚才那么大劲地拽我,我很疼,你不能那样拽我,所以请你向我道歉!”妈妈听后是好气又好笑……

教育感悟

  处于社会规则敏感期的孩子,在做事情之前都会去建立一些规则,以约束每个参与这件事情的人。因为规则会让这个时期的孩子感觉到安全,他的自我意识在进一步发展,开始要求平等、公正。

  在这个时期,孩子开始与他的小伙伴交换玩具,或者互相决定一些规则来进行游戏。在这个过程中,规则是否公平、是不是有人会后悔参加游戏、是不是有人不信守承诺、是不是有人擅自更改规则等问题都是他所不可避免的。而在他的思想中,规则是不能被打破的,一旦有人违背,在他的内心就会产生消极影响。其实,这些都是孩子在维护自己的权利,他是在规则中寻求公平。

  所以,当孩子处于这一敏感期的时候,妈妈要能尊重他的权利,通过正确的引导,帮助他形成正确的规则意识。

妈妈妙招

1.妈妈要做到真正尊重孩子的权利。

   在社会规则敏感期,孩子对于自己的权利是非常看重的。有许多妈妈可能会遇到过类似事例2那样的场景,孩子会很严肃地对妈妈或其他人说:“请你给我道歉!”其实这些行为看来尽管有些可笑,但这却正是孩子自我意识和自尊意识的觉醒。

   所以,妈妈在这一时期,要尽量做到真正尊重孩子的权利,不要表现出不屑,甚至敷衍他。只有这样,孩子的规则意识才能顺利并快速地发展。若是妈妈能加以正确引导,他就能真正明白哪些权利是他必须要维护的。

2.允许孩子玩有输赢规则的游戏。

   孩子喜欢在游戏中设定一个规则,比如分工有一个固定的要求,每个人都要遵守,违背者就会引起他的情绪波动;或者游戏结果输赢明了,赢的人就要得到奖赏,输的人就要受到惩罚,若是有人不接受这样的规则,他同样会觉得很不舒服;若是有人中途擅自更改了游戏规则,或者使他的权利受到了侵犯,他更是会非常痛苦,等等。

   而在这一系列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就是在学习承受着输赢,以此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所以,妈妈不要很介意这样的游戏,也不用像事例1的妈妈那样很困惑,因为那些都是孩子的规则。这种输赢游戏不同于赌博,而是孩子成长的需要。

3.正确看待孩子所要求的“公平”。

   正因为有规则的存在,所以孩子才格外要求“公平”,这也是他在维护自己的权利。比如有的孩子与妈妈一起去吃饭,服务员有可能会因为他是孩子而不给他点餐的权利,这样就会使孩子感觉到不公平,他会认为:既然所有的人都是人,来饭店就是顾客,这就是规则,为什么他就不能点餐呢?

   面对这样情形的时候,妈妈要能正确看待孩子的这种心理需求。妈妈千万不要说孩子“无理取闹”,或者训斥孩子,要能主动维护他的权利,同时这也是在保护他的自尊。

   要点九:不强迫孩子做违背他自身规则的事情,尊重他的规则意识

   

   在社会规则敏感期中,孩子的规则意识会得到最大的发展,他自身的某些规则会让他一定要做某些事,也同时会让他不要去做某些事。当孩子处于这一阶段时,妈妈一定要注意不要强迫孩子去做一些违背他自身规则的事情,否则,他的规则意识的发展有可能会产生混乱。所以,妈妈要尊重孩子的规则意识。

经典事例

   事例1:

   妈妈给5岁的女儿买回来一条小短裤,短裤上的图案是女儿最喜欢的米老鼠。但妈妈奇怪的是,女儿却一次都没穿过。妈妈问她:“你为什么不穿我给你买的那条小短裤呢?上面还有你喜欢的米老鼠呢!”

   女儿却噘了噘嘴说:“小男孩才穿短裤呢!我不穿!我要穿裙子。”妈妈笑了起来:“短裤也不分男孩女孩的,你看隔壁小雯都穿了。”女儿使劲摇头:“我不穿!”妈妈一听不高兴了:“一个衣服还挑三拣四的,你的裙子都洗了,明天你不穿短裤就只能光着了!”女儿一听也生气了,大声嚷了一句“我就是不穿”之后,跑回了自己的屋子……

   事例2:

  妈妈给5岁半的胡杨买了一件小衬衫,米黄的颜色穿在胡杨身上很漂亮。但美中不足的是,衬衫有些小了。妈妈觉得无所谓,胡杨既然不能穿还能送给他的小表弟。

  但胡杨却觉得不舒服,他对妈妈说:“这是给我买的衣服,小了就要去找他们换。妈妈你不能把衣服送人。”妈妈说:“一件衬衫嘛,回头我再给你买新的。”但胡杨却很坚决:“不行!妈妈你要去找他们换!”

  看到胡杨如此坚持,妈妈只得尊重他的选择,并带着他一起到商场里换了一件合适的衬衫。

教育感悟

  4岁左右,孩子的社会规则敏感期开始出现,这时候他除了对他人不遵守规则的行为感觉到痛苦之外,也会对被强迫改变自己的规则而痛苦。面对拥有规则意识的孩子,若是妈妈强迫他去做一些他不愿意做的事情,将有可能会对他的心理造成伤害。

  有的妈妈可能会认为,为什么这时候的孩子这么固执呢?有些问题本来没那么严重,但在孩子眼中就像是犯了刑律一样地“不可饶恕”。其实,这就是孩子在社会规则敏感期里的表现,妈妈要理解他的这些行为与心理,不要用强硬的态度去对待他。否则,若是强迫孩子打破他自身的某些规则,要他一定要顺着妈妈或其他长辈所说的去做,他单纯的思想有可能会变得混乱,对是非的判断也许就会出现偏差。

  所以,当孩子处于这一敏感期的时候,妈妈要尽量尊重他的规则意识,尤其是他好的规则意识,还要帮助他将其发扬。

妈妈妙招

1.不要试图说服孩子按照妈妈的规则去做。

   妈妈有妈妈自己的规则,而孩子也会有他内在的规则意识。在他的认知中,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有些事情的发展又是违背他内心的规则的。在很多情况下,孩子会通过行为来表现自己的规则意识,而这些行为在妈妈看来又是不可理解的。

   在这个时候,妈妈不要一味地总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更不能像事例1的妈妈那样,强迫孩子去遵守自己的规则,或者说服他接受自己的思想。那样一来就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现,这就有可能会使他的心理受到伤害,同时也不利于他规则意识的发展。

2.尽量尊重并支持孩子的选择。

   尽管才不过五六岁,但孩子内心也会有自己的想法。有很多事情,他会经过自己的考虑再作出决定。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妈妈能尊重他的选择,他的规则意识就可以得到继续发展。

   事例2的妈妈就做得就很好,她并没有认为孩子任性,而是尊重了孩子的选择,并维护了他的权利,这样他的规则意识就能更加健康、快速地发展。而且,妈妈尊重孩子的选择,也是对他最大的支持,这样对培养他的性格也大有好处。

   当然,妈妈要注意,孩子的选择也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要能准确判断。对于他正确的选择,妈妈要尊重并支持;而错误且偏激的选择,妈妈要通过引导教育来帮助他明辨是非。

3.要多向孩子灌输好的规则意识。

   孩子的规则意识,有的是他从小形成的固定秩序使他形成内在的规则意识,有的则是通过家庭中长辈的灌输来形成的。有句话叫“习惯成自然”,妈妈通过引导,要使孩子逐步建立并完善好的规则,这样他就会将执行这些规则变成他的自身需要。在好规则的约束下,他也就很难为一些歪风邪气所误导,这也有助于他的健康成长。

4.妈妈自己也要能遵守规则。

   妈妈为培养孩子的良好的规则意识,会帮助他养成好习惯,会将一些好的意识灌输进他的头脑中。但是,有很多时候,妈妈自己却经常会忘记或者违背一些规则,比如告诉孩子过马路要“红灯停、绿灯行”,但自己却总是闯红灯。

   妈妈一边说教着孩子,一边自己却成为了规则的破坏者。妈妈的这些行为,也是对孩子内心规则的不尊重,同时也会对孩子好的规则意识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所以,妈妈自己也要能遵守规则,给孩子作一个好榜样。

好妈妈改变孩子一生

好妈妈改变孩子一生

作者:张振鹏 类型:其它 状态:已完结

    毋庸置疑,每个孩子都是珍贵的存在,好妈妈会改变孩子的一生。那么,3—6岁孩子的妈妈应该怎样做呢?也就是说,好妈妈到底怎样做,怎样去教,怎样去塑造,才能改变孩子的一生呢?这正是《好妈妈改变孩子一生》要告诉每一好妈妈的。具体来说,好妈妈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好妈妈要做好孩子的入园工作;第二,好妈妈要教孩子学会学习;第三,好妈妈要开发孩子的潜能;第四,好妈妈要塑造孩子的好性格;第五,好妈妈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第六,好妈妈要帮孩子度过敏感期;第七,好妈妈要解决孩子的小问题。做好了以上几个方面就可以了。     

小说详情